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5-18页 |
1.5.1 相关概念 | 第15-16页 |
1.5.2 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2 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务督查工作现状 | 第18-24页 |
2.1 营口市鲅鱼圈区督查工作概况 | 第18-22页 |
2.1.1 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府督查室工作的主要任务 | 第18页 |
2.1.2 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府督查室工作的主要制度 | 第18-20页 |
2.1.3 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府督查室工作内容及流程 | 第20-22页 |
2.2 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务督查的主要成效 | 第22-24页 |
2.2.1 政务督查数量和质量全面提升 | 第22-23页 |
2.2.2 政务督查改善民生作用进一步发挥 | 第23页 |
2.2.3 政务督查队伍力量进一步壮大 | 第23-24页 |
3 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务督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0页 |
3.1 访谈提纲设计及实施 | 第24-25页 |
3.1.1 访谈对象确定 | 第24页 |
3.1.2 访谈提纲设计 | 第24-25页 |
3.1.3 访谈实施 | 第25页 |
3.2 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务督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2.1 政务督查形式化严重 | 第25-26页 |
3.2.2 政务督查制度约束力不足 | 第26页 |
3.2.3 政务督查方式相对单一 | 第26-27页 |
3.2.4 督查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第27页 |
3.3 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务督查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7-30页 |
3.3.1 思想认识不到位 | 第27-28页 |
3.3.2 政务督查制度体系不完善 | 第28页 |
3.3.3 尚未形成多元化督查长效机制 | 第28-29页 |
3.3.4 督查队伍建设与现实需求脱节 | 第29-30页 |
4 国内其它地区政务督查经验借鉴 | 第30-34页 |
4.1 国内其它地区政务督查主要特色 | 第30-32页 |
4.1.1 上海市杨浦区政务督查 | 第30页 |
4.1.2 重庆市两江新区政务督查 | 第30-31页 |
4.1.3 舟山市普陀区政务督查 | 第31页 |
4.1.4 盘锦市双台子区政务督查 | 第31-32页 |
4.2 国内其它地区政务督查经验总结 | 第32-34页 |
4.2.1 完善的督查制度是保障 | 第32页 |
4.2.2 现代化的督查手段是效率提升利器 | 第32页 |
4.2.3 以民为本的督查理念是政务公信力建设的宗旨 | 第32页 |
4.2.4 合理的督查结果运用是动力来源 | 第32-33页 |
4.2.5 完备的督查队伍是工作提升的基础 | 第33-34页 |
5 提升营口市鲅鱼圈区政务督查效果的对策建议 | 第34-38页 |
5.1 提高对督查工作的认识 | 第34-35页 |
5.1.1 提高政务督查的政治认知 | 第34页 |
5.1.2 树立“以民为本”的政务督查理念 | 第34页 |
5.1.3 构建督查“一把手”工程 | 第34-35页 |
5.2 完善督查工作体系的顶层设计 | 第35页 |
5.2.1 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 | 第35页 |
5.2.2 树立督查机构权威 | 第35页 |
5.2.3 完善督查工作制度 | 第35页 |
5.3 探索多元化督查工作配套机制 | 第35-37页 |
5.3.1 探索信息化督查网络平台 | 第36页 |
5.3.2 畅通社会参与政务督查渠道 | 第36页 |
5.3.3 建立科学化的政务督查反馈机制 | 第36-37页 |
5.3.4 强化督查效果的运用 | 第37页 |
5.4 加强督查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 第37-38页 |
5.4.1 提升人才引进准入关口 | 第37页 |
5.4.2 提高督查工作人员的素质 | 第37页 |
5.4.3 搭建政务督查工作交流平台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