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高压凝析气藏物质平衡及递减规律分析新方法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1. 前言 | 第8-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论文的理论依据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技术路线 | 第1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 2. 异常高压的成因及其油藏机理 | 第13-20页 |
| ·异常高压的基本特征 | 第13-16页 |
| ·地层压力的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 ·异常高压特征的表述 | 第14-16页 |
| ·异常高压的形成及对油气藏保存的影响 | 第16-18页 |
| ·压应力的增加 | 第16-17页 |
| ·流体体积增加 | 第17-18页 |
| ·异常高压对油气藏保存的影响 | 第18页 |
| ·异常高压储层的油藏机理 | 第18-20页 |
| ·页岩水侵入理论 | 第18-19页 |
| ·岩石塌陷理论 | 第19页 |
| ·边缘水侵 | 第19-20页 |
| 3.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储渗物性特征分析 | 第20-36页 |
| ·异常高压对储层岩石物性的影响 | 第20-24页 |
| ·原生孔隙度 | 第20-21页 |
| ·次生孔隙度 | 第21页 |
| ·次生渗透率 | 第21-22页 |
| ·储层岩石压缩系数 | 第22-23页 |
| ·地层压缩系数 | 第23页 |
| ·地层有效压缩系数 | 第23-24页 |
| ·异常高压对凝析气藏气体物性影响分析 | 第24-36页 |
| ·高压下凝析气的压缩因子 | 第24-30页 |
| ·饱和水蒸汽对凝析气压缩因子的影响研究 | 第30-32页 |
| ·高压凝析气的压缩系数 | 第32-33页 |
| ·高压凝析气的粘度 | 第33-36页 |
| 4. 异常高压储层变形对储集物性的影响 | 第36-53页 |
| ·多孔介质的变形特征及影响变形的主要因素 | 第36-39页 |
| ·多孔介质的变形类型 | 第36-37页 |
| ·影响多孔介质变形的主要因素 | 第37-39页 |
|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孔隙性伤害实验研究 | 第39-46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6页 |
|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渗透性伤害实验研究 | 第46-53页 |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53页 |
| 5.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储量计算物质平衡模型的建立 | 第53-66页 |
| ·不考虑饱和水蒸气的物质平衡方程 | 第54-57页 |
| ·饱含水蒸气的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 | 第57-64页 |
| ·饱含水蒸气凝析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 | 第58-61页 |
| ·凝析气藏饱和凝析水含量的确定 | 第61-64页 |
| ·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的确定 | 第64页 |
| ·物质平衡方程的应用 | 第64-65页 |
| ·应用物质平衡方法的注意事项 | 第65-66页 |
| 6.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储量计算 | 第66-75页 |
|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驱动类型分析 | 第66-67页 |
| ·天然水侵量的计算 | 第67-71页 |
|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储量计算的物质平衡方法 | 第71-75页 |
| ·改进的Roach法 | 第71-72页 |
| ·物质平衡分析方法 | 第72-73页 |
| ·自动拟合分析法 | 第73-75页 |
| 7.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产量递减规律分析 | 第75-80页 |
| ·递减指数的求取 | 第76-78页 |
| ·瞬时递减指数的求取 | 第76-78页 |
| ·等效递减指数的求取 | 第78页 |
|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产量递减规律的确定 | 第78-79页 |
| ·异常高压凝析气藏产量和可采储量预测 | 第79-80页 |
| 8. 实例分析 | 第80-86页 |
| 9. 结论和建议 | 第86-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