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 可持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 第11-16页 |
·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 第11-12页 |
·可持续发展 | 第12-13页 |
·我国解放后经济发展概念的演变 | 第13页 |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 | 第13-14页 |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新疆的生态环境 | 第14-16页 |
·新疆的生态环境 | 第14-15页 |
·新疆生态的目前的情况 | 第15-16页 |
2.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意识 | 第16-27页 |
·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自然观 | 第16-19页 |
·原始自然观 | 第16-18页 |
·图腾崇拜 | 第18页 |
·四素的观念 | 第18-19页 |
·经典著作中表现的生态保护意识 | 第19-21页 |
·法拉比自然哲学中留存的生态意识 | 第19-20页 |
·《福乐智慧》中的自然观 | 第20页 |
·《突厥语大辞典》中的生态意识 | 第20-21页 |
·谚语中表现的生态保护意识 | 第21-22页 |
·维吾尔族谚语中的土壤保护观 | 第21页 |
·维吾尔族谚语中表现的保护水的观念 | 第21页 |
·维吾尔谚语中的动物保护观 | 第21页 |
·维吾尔族谚语中的园林植物保护观 | 第21-22页 |
·维吾尔族谚语中空气的观念 | 第22页 |
·维吾尔族谚语中四季与自然现象的观念 | 第22页 |
·在生活习俗体现的生态保护意识 | 第22-25页 |
·游牧生产方式的生态适应性 | 第22-24页 |
·农耕和林业生产方式的生态适应性 | 第24-25页 |
·建筑物的生态适应性 | 第25页 |
·宗教、道德和民俗中的生态保护意识 | 第25-27页 |
3. 新疆少数民族生态保护意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 第27-31页 |
·传统的生态保护意识与现代生态保护意识 | 第27-29页 |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关系 | 第27-28页 |
·新疆少数民族的生态保护意识的特征 | 第28-29页 |
·由传统生态保护意识转变为现代的生态保护意识的机制 | 第29-31页 |
·教育机制 | 第29页 |
·宣传与大众媒介机制 | 第29-30页 |
·道德机制 | 第30页 |
·法律机制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致谢辞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