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股份制改革中的中国银行控制新增不良贷款研究 | 第1-33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不良贷款简介 | 第8-9页 |
·本报告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概况 | 第10-11页 |
·改革简介 | 第10页 |
·差距分析 | 第10-11页 |
·中国银行已取得的进展 | 第11页 |
·股份制改革中控制新增不良贷款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家政策无法控制新增不良贷款 | 第11-12页 |
·经济环境催生新增不良贷款 | 第12页 |
·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成为当务之急 | 第12页 |
·新增不良贷款成因分析 | 第12-22页 |
·信贷决策机制未有效发挥作用 | 第13-14页 |
·贷款管理各环节工作薄弱 | 第14-15页 |
·贷款组合管理水平较低 | 第15-17页 |
·潜在不良贷款逐步暴露 | 第17页 |
·不完善的考核机制产生扭曲效应 | 第17-19页 |
·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与政策调整 | 第19-20页 |
·宏观经济波动影响新增贷款安全 | 第20-21页 |
·客户蓄意骗贷与逃废债行为 | 第21-22页 |
·控制新增不良贷款的建议 | 第22-31页 |
·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 第22-23页 |
·培育健康的信贷文化 | 第23页 |
·完善信贷决策机制建设 | 第23-25页 |
·做好各项贷款管理基础工作 | 第25-28页 |
·对高风险贷款实施重点监控 | 第28-29页 |
·严格执行主动退出制度 | 第29页 |
·加强行业投向和经济周期风险管理 | 第29-30页 |
·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30-31页 |
·多策并举防止企业逃废债 | 第31页 |
·结论 | 第31-33页 |
第二篇 关于银行经营的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 第33-63页 |
·引言 | 第33页 |
·概述 | 第33-34页 |
·实证分析 | 第34-41页 |
·分析的目的和期望得到的结果 | 第34-35页 |
·数据来源 | 第35页 |
·前提和分析技术 | 第35页 |
·数据对比分析 | 第35-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影响银行规模经济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41-43页 |
·银行管理层次多、系统决策效率低 | 第41页 |
·现有经营体制缺乏科学规划 | 第41-42页 |
·市场竞争激烈,核心竞争力缺乏 | 第42页 |
·信息科技落后,外部监管滞后 | 第42-43页 |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43-63页 |
·改善管理体制,突破效率“瓶颈” | 第43页 |
·重组内部机构,优化资源配置 | 第43-44页 |
·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应变能力 | 第44-45页 |
·提高科技含量,完善网络建设 | 第45页 |
·改进现有监管体制 | 第45-63页 |
第三篇 汇统房地产公司的品牌策略及分析 | 第63-80页 |
·引言 | 第63页 |
·公司成立与初步发展 | 第63-65页 |
·企业的基本情况 | 第63-64页 |
·企业的发展情况 | 第64-65页 |
·公司品牌策略的初步形成 | 第65-69页 |
·公司对自身经营环境的分析 | 第66-67页 |
·“住房贷款直通车”产品的推出及初步品牌策略的形成 | 第67-69页 |
·公司品牌建设的深化和维护 | 第69-71页 |
·对银行“直通车”贷款危机的处理 | 第69页 |
·对“汇”字产品的统一开发和宣传 | 第69页 |
·与海尔建立“强强联合”的战略联盟 | 第69-70页 |
·“汇统地产督察员”的建立及推广 | 第70页 |
·“零设计”概念的推出 | 第70-71页 |
·公司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品牌的维护 | 第71页 |
·公司实施品牌战略收益情况及公司目前状况 | 第71-72页 |
·对汇统公司品牌策略的分析及建议 | 第72-80页 |
·公司在品牌定位及建设过程中的优点 | 第73-74页 |
·公司在品牌建设过程中的不足 | 第74-76页 |
·对公司今后品牌建设的建议 | 第76-80页 |
第四篇 招商银行财务管理报告 | 第80-105页 |
·引言 | 第80页 |
·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 第80-85页 |
·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 第80-82页 |
·股权结构分析 | 第82-85页 |
·公司财务数据分析 | 第85-88页 |
·盈利性分析 | 第85-86页 |
·流动性分析 | 第86-87页 |
·风险性分析 | 第87-88页 |
·公司的风险和收益分析 | 第88-92页 |
·估计招商银行CAPM风险参数 | 第89-90页 |
·分析风险--行业比较 | 第90-91页 |
·公司的股权成本 | 第91-92页 |
·股利政策分析 | 第92-94页 |
·红利支付状况分析 | 第92-93页 |
·股票股利分配状况分析 | 第93-94页 |
·成长方式分析 | 第94-96页 |
·全球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 第94页 |
·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 | 第94-95页 |
·招商银行成长战略与方式 | 第95-96页 |
·价值评估 | 第96-99页 |
·估值方法的选择 | 第96-97页 |
·估值模型的建立 | 第97-98页 |
·估值结果分析: | 第98-99页 |
·结论 | 第99-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致 谢 | 第107-108页 |
个人简历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