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页 |
一、 刑法中的持有 | 第7-20页 |
(一) 持有的概念及构成特征 | 第7-13页 |
(二) 持有的行为性 | 第13-16页 |
(三) 持有的行为方式 | 第16-20页 |
二、 持有型犯罪概述 | 第20-25页 |
(一) 持有型犯罪的概念 | 第21-22页 |
(二) 持有型犯罪的犯罪构成 | 第22-23页 |
(三) 持有型犯罪的犯罪形态 | 第23-24页 |
(四) 持有型犯罪的分类 | 第24-25页 |
三、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 | 第25-39页 |
(一)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根据及立法进程 | 第26-31页 |
(二) 持有型犯罪的立法价值 | 第31-33页 |
(三) 对我国刑法中持有型犯罪立法改革的建议 | 第33-39页 |
四、 持有型犯罪的司法 | 第39-46页 |
(一) 准确地界定犯罪对象 | 第39-40页 |
(二) 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 第40-41页 |
(三) 持有型犯罪的追诉时效 | 第41页 |
(四) 持有型犯罪中的空白罪状问题 | 第41-42页 |
(五) 严格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来定罪量刑 | 第42-46页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