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4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氧化对热塑性精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9-11页 |
| ·少无氧化加热技术及应用 | 第11-16页 |
| ·快速加热 | 第12-13页 |
| ·介质保护少无氧化加热 | 第13-16页 |
| ·真空少无氧化加热 | 第16页 |
| ·气体保护加热的发展及应用 | 第16-20页 |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20-22页 |
| ·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 ·问题提出 | 第21-2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22-2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2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采用氮基气氛少无氧化热塑性精成形的科学依据及相关问题 | 第24-44页 |
| ·热塑性成形前加热及其氧化 | 第24-31页 |
| ·热塑性成形前加热方法 | 第24-25页 |
| ·金属坯料加热过程中的高温氧化 | 第25-27页 |
| ·影响坯料高温氧化的主要因素 | 第27-31页 |
| ·热塑性精成形在氮基气氛中的少无氧化力学分析 | 第31-36页 |
| ·金属高温氧化的热力学分析 | 第31-33页 |
| ·金属高温氧化动力学分析 | 第33-36页 |
| ·氮基气氛少无氧化的应用分析 | 第36-38页 |
| ·采用氮基气氛实现少无氧化热塑性精成形相关问题 | 第38-42页 |
| ·成形空间的密封问题 | 第39页 |
| ·少无氧化氮基气氛的实现 | 第39-40页 |
| ·成形空间内温度、压力变化与控制 | 第40-41页 |
| ·操作人员安全保护措施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三章 少无氧化热塑性精成形氮基气氛制备 | 第44-68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空分制氮方案选择 | 第44-47页 |
| ·膜分离空分制氮装置设计方案 | 第47-51页 |
| ·膜分离空分制氮的气源与压缩空气预处理 | 第51-54页 |
| ·空气压缩机选型 | 第51-53页 |
| ·缓冲罐选型 | 第53页 |
| ·冷冻式干燥机选型 | 第53-54页 |
| ·膜分离主机设计 | 第54-64页 |
| ·压缩空气净化系统 | 第55-56页 |
| ·进气压力控制 | 第56-57页 |
| ·温度控制 | 第57-59页 |
| ·膜分离器件及产品气浓度测控 | 第59-61页 |
| ·电气控制部分 | 第61-64页 |
| ·氮基气氛制备 | 第64-68页 |
| ·氮基气氛添加剂选择 | 第64-66页 |
| ·木炭法氮基气氛实现 | 第66-68页 |
| 第四章 氮基气氛少无氧化精成形环境监控系统设计 | 第68-88页 |
| ·主从式环境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 第68-71页 |
| ·主控制计算机选型 | 第69页 |
| ·从机系统设计方案 | 第69-71页 |
| ·模拟输入通道及A/D转换电路设计 | 第71-81页 |
| ·温度信号的检测与处理 | 第71-74页 |
| ·压力信号检测与控制 | 第74-76页 |
| ·氧浓度信号检测与控制 | 第76-78页 |
| ·模拟信号A/D转换电路设计 | 第78-81页 |
| ·主、从机通讯设计 | 第81-82页 |
| ·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82-88页 |
| ·检测点单片机控制程序设计 | 第83-85页 |
| ·上位机程序设计 | 第85-88页 |
| 第五章 氮基气氛少无氧化热塑性精成形应用分析 | 第88-93页 |
| ·连杆辊压塑性精成型工艺过程中氧化分析 | 第88-91页 |
| ·“连杆辊压塑性精成型工艺及装置”专利 | 第88-89页 |
| ·精成形工艺过程中的氧化分析 | 第89-91页 |
| ·氮基气氛少无氧化连杆辊压塑性精成型 | 第91-9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3-95页 |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 致谢 | 第100-101页 |
| 摘要 | 第101-104页 |
| Abstract | 第104-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