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0 绪论 | 第12-29页 |
0.1 选题背景 | 第12-17页 |
0.1.1 常用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型式简介 | 第13-14页 |
0.1.2 单片桁架式拱肋的结构特点 | 第14-17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0.2.1 拱桥稳定分析的规范方法 | 第17页 |
0.2.2 关于拱桥结构极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0.2.3 关于拱桥横向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0.2.4 关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0.2.5 关于拱肋合理内倾角度的研究现状 | 第22页 |
0.2.6 关于横撑结构型式和布置方式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0.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9页 |
1 拱的稳定理论及第一类稳定问题的有限元法 | 第29-47页 |
1.1 拱的稳定理论 | 第29-36页 |
1.1.1 拱的几何关系 | 第29-32页 |
1.1.2 拱的平衡条件 | 第32-34页 |
1.1.3 拱的物理方程 | 第34页 |
1.1.4 拱的稳定方程及求解 | 第34-36页 |
1.2 第一类稳定问题的有限元法 | 第36-46页 |
1.2.1 空间梁单元的刚度矩阵 | 第36-45页 |
1.2.2 第一类稳定问题的特征方程 | 第45-46页 |
1.2.3 程序框图 | 第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2 双肋拱桥横向稳定计算的解析方法 | 第47-79页 |
2.1 引言 | 第47-48页 |
2.2 保向力作用下X型双肋拱的横向稳定性 | 第48-65页 |
2.2.1 基本理论 | 第48-60页 |
2.2.2 公式验证 | 第60-62页 |
2.2.3 保向力作用下X型双肋拱的参数分析 | 第62-65页 |
2.3 非保向力作用下X型双肋拱的横向稳定性 | 第65-77页 |
2.3.1 基本假定 | 第65页 |
2.3.2 非保向力 | 第65-68页 |
2.3.3 非保向力引起的变形能 | 第68-69页 |
2.3.4 总变形能 | 第69-72页 |
2.3.5 临界荷载 | 第72-73页 |
2.3.6 非保向力作用下X型双肋拱的参数分析 | 第73-7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
3 X型双肋拱内倾角度对横向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第79-108页 |
3.1 引言 | 第79页 |
3.2 基本假定及计算模型 | 第79-80页 |
3.2.1 基本假定 | 第79-80页 |
3.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80页 |
3.3 下承式X型双肋拱合理内倾角度的数值分析 | 第80-89页 |
3.3.1 矢跨比f/L的影响 | 第80-82页 |
3.3.2 刚度系数k_3的影响 | 第82-83页 |
3.3.3 刚度系数k_4的影响 | 第83-85页 |
3.3.4 桥面宽度的影响 | 第85-86页 |
3.3.5 横系梁根数N的影响 | 第86-87页 |
3.3.6 回归分析 | 第87-88页 |
3.3.7 小结 | 第88-89页 |
3.4 上承式X型双肋拱合理内倾角度的数值分析 | 第89-95页 |
3.4.1 B/L的影响 | 第89-91页 |
3.4.2 f/L的影响 | 第91-93页 |
3.4.3 N的影响 | 第93-94页 |
3.4.4 小结 | 第94-95页 |
3.5 中承式X型双肋拱合理内倾角度的数值分析 | 第95-106页 |
3.5.1 B/L和刚度系数k_3的影响 | 第95-100页 |
3.5.2 f/L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3.5.3 N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3.5.4 回归分析 | 第105-10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8页 |
4 双肋拱桥横撑的分布位置及其型式研究 | 第108-144页 |
4.1 引言 | 第108-109页 |
4.2 响应面法理论 | 第109-110页 |
4.3 横撑的简化分析方法及其换算刚度 | 第110-113页 |
4.3.1 K撑的简化分析方法 | 第110-112页 |
4.3.2 K撑换算刚度的近似表达式 | 第112-113页 |
4.4 横撑的合理布置位置分析 | 第113-119页 |
4.4.1 横撑根数N=3时 | 第113-116页 |
4.4.2 横撑根数N=5时 | 第116-117页 |
4.4.3 横撑根数N=7时 | 第117-119页 |
4.4.4 小结 | 第119页 |
4.5 拱顶横撑的作用分析 | 第119-128页 |
4.5.1 横撑根数N=11时 | 第120-123页 |
4.5.2 横撑根数N=5时 | 第123-124页 |
4.5.3 横撑根数N=3时 | 第124-125页 |
4.5.4 横撑根数N=1时 | 第125-126页 |
4.5.5 小结 | 第126页 |
4.5.6 工程实例 | 第126-128页 |
4.6 平式横撑的合理布置位置分析 | 第128-138页 |
4.6.1 横撑密布时K撑的合理布置位置分析 | 第128-131页 |
4.6.2 横撑根数N=9时K撑的合理布置位置分析 | 第131-135页 |
4.6.3 横撑根数N=11时K撑的合理布置位置分析 | 第135-138页 |
4.6.4 小结 | 第138页 |
4.7 立式横撑的合理布置位置分析 | 第138-141页 |
4.7.1 横撑密布时立式横撑的合理布置位置分析 | 第139-140页 |
4.7.2 横撑根数N=11时立式横撑的合理布置位置分析 | 第140页 |
4.7.3 横撑根数N=9时立式横撑的合理布置位置分析 | 第140-141页 |
4.7.4 小结 | 第14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42-144页 |
5 单片桁架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大跨度窄桥中的应用 | 第144-159页 |
5.1 引言 | 第144页 |
5.2 铜瓦门大桥的研究 | 第144-149页 |
5.2.1 工程概况 | 第144-145页 |
5.2.2 结构描述 | 第145-146页 |
5.2.3 稳定性研究 | 第146-148页 |
5.2.4 施工方法 | 第148-149页 |
5.3 丹东市月亮岛大桥的研究 | 第149-157页 |
5.3.1 工程概况 | 第149-150页 |
5.3.2 结构描述 | 第150-152页 |
5.3.3 稳定性研究 | 第152-155页 |
5.3.4 施工方法及关键技术问题的讨论分析 | 第155-1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57页 |
参考文献 | 第157-1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59-161页 |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159-16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60-161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61-16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2-163页 |
致谢 | 第163-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