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第1-13页 |
第一章 环境权产生的法理基础 | 第13-23页 |
一、 “人赋天权”与环境权的义务性 | 第13-16页 |
二、 地球道德与环境权的全球性 | 第16-18页 |
三、 公共信托理论与环境权的私权性 | 第18-20页 |
四、 代际公平与环境权的历史性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环境权性质的学界争议 | 第23-33页 |
一、 学界有关环境权性质的不同观点 | 第23-28页 |
二、 环境权性质产生争论的原因 | 第28-30页 |
三、 环境权性质争议的简要评价 | 第30-33页 |
第三章 环境权法律性质的定位 | 第33-41页 |
一、 环境权的“私益性” | 第33-35页 |
二、 环境权的“社会性” | 第35-37页 |
三、 明确环境权性质的意义 | 第37-41页 |
第四章 环境权的基本权能 | 第41-50页 |
一、 公民环境权 | 第41-47页 |
二、 国家环境权 | 第47-48页 |
三、 法人及其他组织环境权 | 第48页 |
四、 人类环境权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环境权的实现方式 | 第50-62页 |
一、 环境权“公益性”的实现方式 | 第50-58页 |
二、 环境权“私益性”的实现方式 | 第58-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