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 论 | 第10-22页 |
·振动的应用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振动设备概述 | 第11-15页 |
·振动台的分类与特性 | 第11-12页 |
·激振器的分类与特性 | 第12-15页 |
·电液激振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5-18页 |
·国内电液激振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外电液激振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电液激振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8页 |
·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2章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的设计 | 第22-36页 |
·引言 | 第22页 |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及性能指标 | 第22-27页 |
·工作原理 | 第22-25页 |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的特点 | 第25页 |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的设计性能指标 | 第25-27页 |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的结构设计 | 第27-34页 |
·颤振缸的结构设计 | 第27-30页 |
·强度的校核 | 第30-31页 |
·弹性端盖材料的选择 | 第31-32页 |
·2D 激振阀的设计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的数学模型 | 第36-48页 |
·引言 | 第36页 |
·2D 激振阀节流阀口导通面积分析 | 第36-41页 |
·特性支配方程 | 第41-44页 |
·阀口流量方程及其线性化 | 第42-43页 |
·颤振缸流量连续方程 | 第43-44页 |
·力平衡方程 | 第44页 |
·传递函数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关键部件及系统的仿真分析 | 第48-56页 |
·引言 | 第48页 |
·弹性端盖的静力与模态分析 | 第48-52页 |
·弹性端盖的静力分析 | 第48-50页 |
·弹性端盖的模态分析 | 第50-52页 |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的时域分析 | 第52-54页 |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第52-53页 |
·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 第53-54页 |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的频域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系统的实验研究 | 第56-74页 |
·引言 | 第56页 |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实验平台 | 第56-60页 |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振动实验 | 第60-64页 |
·颤振缸进油口压力波形分析研究 | 第60-61页 |
·颤振缸进油口压力与振动端处压力分析 | 第61-62页 |
·弹性端盖振幅波形分析 | 第62-64页 |
·弹性端盖加速度波形分析 | 第64页 |
·实现波形与理论波形的比较 | 第64-65页 |
·新型高频电液颤振器数学模型的修正 | 第65-67页 |
·颤振器的工程实际应用模型 | 第67-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8页 |
·结论 | 第74-75页 |
·展望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