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 第1-14页 |
前 言 | 第14-20页 |
一、 知识员工薪酬制度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二、 薪酬制度的发展演变 | 第15-18页 |
三、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18-20页 |
第一章 知识员工管理的困境 | 第20-29页 |
第一节 知识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 第20-23页 |
一、 知识管理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 知识管理的特征 | 第21-23页 |
第二节 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理论的挑战 | 第23-24页 |
第三节 知识员工的管理 | 第24-29页 |
一、 知识员工的工作特点 | 第24-26页 |
二、 工作对知识员工的意义 | 第26-29页 |
第二章 知识员工薪酬的解释 | 第29-40页 |
第一节 薪酬的构成框架 | 第29-33页 |
一、 薪酬的内涵 | 第29-30页 |
二、 薪酬的构成 | 第30-32页 |
三、 薪酬制度的原则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基于交换关系的薪酬模型 | 第33-38页 |
一、 经济学的解释 | 第34-36页 |
二、 心理学的解释 | 第36-37页 |
三、 社会学的解释 | 第37-38页 |
四、 薪酬的综合解释 | 第38页 |
第三节 知识员工对于薪酬的评价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知识员工薪酬制度的探索 | 第40-55页 |
第一节 传统薪酬制度 | 第40-44页 |
一、 工资等级制度的类型 | 第40-42页 |
二、 传统薪酬制度的哲学思想 | 第42-43页 |
三、 薪酬变革的方向 | 第43-44页 |
第二节 知识社会薪酬制度的新发展 | 第44-49页 |
一、 现代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44-45页 |
二、 全面薪酬制度 | 第45-46页 |
三、 薪酬与绩效挂钩 | 第46页 |
四、 宽带型薪酬结构 | 第46-47页 |
五、 雇员激励长期化,薪酬股权化 | 第47页 |
六、 重视薪酬与团队的关系 | 第47页 |
七、 薪酬的细化 | 第47页 |
八、 薪酬制度的透明化 | 第47-48页 |
九、 泛化的薪酬制度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日美薪酬制度比较 | 第49-55页 |
一、 日本企业的薪酬制度 | 第49-51页 |
二、 美国企业的薪酬制度 | 第51-53页 |
三、 日本、美国企业薪酬制度对知识员工薪酬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知识员工的管理激励 | 第55-66页 |
第一节 知识员工的心理分析 | 第55-61页 |
一、 激励的内容和过程理论 | 第55-57页 |
二、 知识员工的行为动力结构 | 第57-60页 |
三、 知识员工的心理需求特征 | 第60-61页 |
第二节 知识员工的管理与激励 | 第61-66页 |
一、 知识员工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 第62-63页 |
二、 建立与知识员工特点相适应的激励制度 | 第63-66页 |
第五章 知识员工薪酬制度设计 | 第66-85页 |
第一节 知识员工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66-74页 |
一、 知识员工薪酬设计的原则 | 第66-68页 |
二、 薪酬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 | 第68-70页 |
三、 知识员工薪酬制度的选择 | 第70-74页 |
第二节 知识员工外在薪酬制度设计 | 第74-78页 |
一、 组织设计小组,确定目标 | 第74页 |
二、 环境扫描 | 第74-76页 |
三、 工作分析 | 第76页 |
四、 工作评价 | 第76-77页 |
五、 进行薪酬调查 | 第77-78页 |
六、 形成企业的薪酬体系 | 第78页 |
第三节 知识员工工作制度的设计 | 第78-85页 |
一、 知识员工的管理假设 | 第79-80页 |
二、 知识员工的工作设计 | 第80-83页 |
三、 知识员工管理的政策和措施 | 第83-85页 |
第六章 知识员工薪酬制度案例 | 第85-92页 |
一、 MP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 第85-86页 |
二、 MP公司的外在薪酬制度 | 第86-88页 |
三、 MP公司的内在薪酬制度 | 第88-89页 |
四、 MP公司薪酬制度的分析 | 第89-92页 |
结束语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6页 |
后 记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