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心理分析及其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运用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7-9页 |
一、 童话心理分析的意义 | 第9-22页 |
(一) 童话的演变与起源 | 第9-14页 |
1 、 童话演变的历程 | 第9-12页 |
2 、 童话起源的追探 | 第12-14页 |
(二) 童话含义的解读 | 第14-17页 |
1 、 文学研究中的童话内涵 | 第14-15页 |
2 、 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童话定义 | 第15-16页 |
3 、 心理分析研究中的童话诠释 | 第16-17页 |
(三) 童话心理分析的理论假设 | 第17-22页 |
1 、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 、 荣格的原型理论 | 第19-21页 |
3 、 纽曼的自性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二、 童话的心理分析 | 第22-35页 |
(一) 主题内容心理分析 | 第22-29页 |
1 、 母子关系主题 | 第22-25页 |
2 、 自我成长主题 | 第25-27页 |
3 、 嫉妒心理主题 | 第27-29页 |
(二) 结构情节心理分析 | 第29-31页 |
1 、 开始受难 | 第29-30页 |
2 、 经历死亡 | 第30页 |
3 、 获得再生 | 第30-31页 |
(三) 表现手法心理分析 | 第31-34页 |
1 、 童话主题内容中的幻想性 | 第31-33页 |
2 、 童话结构情节中的幻想性 | 第33-34页 |
(四) 小结 | 第34-35页 |
三、 童话在幼儿心理教育中的运用 | 第35-43页 |
(一) 童话教育活动 | 第35-40页 |
1 、 事实与现状 | 第35-36页 |
2 、 实例与分析 | 第36-38页 |
3 、 建议与设想 | 第38-40页 |
(二) 童话测验(FTT)和诊断 | 第40-42页 |
(三) 童话治疗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一 《达稼、达仑》 | 第47-50页 |
附录二 《白雪公主》 | 第50-51页 |
附录三 《灰姑娘》 | 第51-53页 |
附录四 《牧鹅姑娘》 | 第53-54页 |
附录五 《小弟弟与小姐姐》 | 第54-55页 |
附录六 《蜜蜂皇后》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