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研究变电所选址及馈线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变电所选址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馈线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变电所选址及馈线优化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变电所选址及馈线优化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变电所选址信息的存储管理 | 第16-17页 |
·地理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分析 | 第17页 |
·地理空间信息的现势性 | 第17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地理信息系统(GIS)概述 | 第18-23页 |
·GIS的组成 | 第18-19页 |
·硬件 | 第18页 |
·软件 | 第18页 |
·数据 | 第18-19页 |
·人员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页 |
·GIS的主要功能 | 第19-21页 |
·数据输入 | 第19-20页 |
·数据编辑与处理 | 第20页 |
·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 第20页 |
·空间查询与分析 | 第20页 |
·可视化表达与输出 | 第20-21页 |
·通用GIS与专用GIS | 第21页 |
·通用GIS | 第21页 |
·专用GIS | 第21页 |
·GIS与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的区别 | 第21-23页 |
第3章 基于GIS的变电所选址 | 第23-40页 |
·变电所选址 | 第24-32页 |
·单源、多源连续选址模型 | 第24-26页 |
·改进的变电所选址模型 | 第26-28页 |
·变电所选址过程 | 第28-32页 |
·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变电所所址评价 | 第32-36页 |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 第32-34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34-36页 |
·算例 | 第36-40页 |
·变电所选址算例 | 第36-37页 |
·所址评价算例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4章 基于GIS的馈线优化 | 第40-48页 |
·最小生成树算法 | 第40-41页 |
·最小生成树 | 第40-41页 |
·Prim算法 | 第41页 |
·广义最小生成树算法 | 第41-43页 |
·算例 | 第43-44页 |
·动态规划算法 | 第44-48页 |
·动态规划 | 第44-45页 |
·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及特点 | 第45页 |
·最短路径问题的动态规划解法 | 第45-46页 |
·动态规划的程序实现方法 | 第46-48页 |
第5章 基于GIS的变电所选址及馈线优化程序的开发 | 第48-52页 |
·GIS平台的开发 | 第48-49页 |
·应用型GIS开发的三种实现方式 | 第48-49页 |
·三种实现方式的分析与比较 | 第49页 |
·专用GIS平台的开发方式 | 第49页 |
·变电所选址及馈线优化程序 | 第49-52页 |
·变电所选址部分程序 | 第49-50页 |
·馈线优化部分程序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2页 |
·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