χ射线无损探伤中缺陷的自动检测与识别
| 0 前言 | 第1-11页 |
| 1 系统结构、功能与程序流程 | 第11-17页 |
| 1.1 系统结构图 | 第11-12页 |
| 1.2 系统功能与技术指标 | 第12-14页 |
| 1.2.1 系统功能 | 第12-13页 |
| 1.2.2 系统技术指标 | 第13-14页 |
| 1.3 缺陷检测流程 | 第14-15页 |
| 1.4 小结 | 第15-17页 |
| 2 缺陷检测方法 | 第17-33页 |
| 2.1 图像预处理 | 第17-24页 |
| 2.1.1 邻帧叠加平均 | 第17-20页 |
| 2.1.2 焊缝区域提取 | 第20-24页 |
| 2.2 模糊理论 | 第24-26页 |
| 2.3 模糊缺陷检测算法 | 第26-32页 |
| 2.3.1 缺陷性质与特点 | 第26-27页 |
| 2.3.2 缺陷检测算法原理 | 第27-29页 |
| 2.3.3 缺陷检测算法步骤 | 第29-32页 |
| 2.4 小结 | 第32-33页 |
| 3 缺陷信息的获取 | 第33-41页 |
| 3.1 缺陷尺寸测量 | 第33-34页 |
| 3.2 缺陷位置的获取 | 第34页 |
| 3.3 缺陷位置的传输 | 第34-38页 |
| 3.4 小结 | 第38-41页 |
| 4 缺陷的识别与判定 | 第41-46页 |
| 4.1 缺陷判定的标准 | 第41-43页 |
| 4.2 缺陷的判定 | 第43-44页 |
| 4.3 重复缺陷的判断 | 第44-45页 |
| 4.4 小结 | 第45-46页 |
| 5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 5.1 实验室检测结果 | 第46-49页 |
| 5.2 工厂实际检测结果 | 第49-52页 |
| 5.3 讨论与改进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