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鱼雷武器系统仿真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软件设计和仿真体系结构的发展 | 第15-19页 |
·仿真软件设计技术 | 第16-17页 |
·分布交互仿真技术 | 第17-19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9-22页 |
第二章 鱼雷武器仿真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和软件工程化设计 | 第22-37页 |
·鱼雷武器系统的面向对象分析(OOA) | 第22-24页 |
·面向对象分析工具 | 第24-26页 |
·鱼雷武器仿真系统的分析建模 | 第26-33页 |
·用况分析 | 第27-28页 |
·活动分析 | 第28-31页 |
·仿真实体的静态结构及状态变化分析 | 第31-33页 |
·鱼雷武器系统仿真软件工程化设计 | 第33-36页 |
·软件设计 | 第34页 |
·软件编码 | 第34-35页 |
·软件测试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集成通用鱼雷模拟器IGTS的设计与实现 | 第37-77页 |
·IGTS的设计思路 | 第37-38页 |
·IGTS的系统结构设计 | 第38-40页 |
·系统管理 | 第38-39页 |
·通用模型库及其管理 | 第39页 |
·方法库及其管理 | 第39页 |
·实验框架库及其管理 | 第39页 |
·实验数据库及其管理 | 第39-40页 |
·仿真运行系统 | 第40页 |
·IGTS的模型库设计 | 第40-58页 |
·各实体数学模型 | 第40-57页 |
·仿真模型的规范化、标准化设计 | 第57-58页 |
·仿真数据库的设计 | 第58-65页 |
·数据库设计步骤 | 第59-60页 |
·数据库规划 | 第60-62页 |
·Access数据库设计 | 第62-65页 |
·仿真积分方法及统计分析方法 | 第65-68页 |
·积分方法 | 第65-66页 |
·统计分析法 | 第66-68页 |
·IGTS的实现 | 第68-75页 |
·人机界面设计 | 第68-70页 |
·可视化建模与工作流程 | 第70-71页 |
·仿真功能的实现 | 第71-73页 |
·自动统计功能的实现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四章 基于DIS的鱼雷武器分布交互仿真研究 | 第77-103页 |
·基于DIS的鱼雷武器分布交互仿真体系结构 | 第77-78页 |
·自主编程的DIS系统 | 第78-92页 |
·广播通信的实现 | 第79-81页 |
·网上数据传送 | 第81-84页 |
·时空一致性 | 第84-90页 |
·网络通信时间的测试 | 第90-91页 |
·系统流程 | 第91-92页 |
·基于VR-Link专用工具开发的DIS系统 | 第92-100页 |
·VR-Link工具 | 第92-93页 |
·VR-Link的应用程序开发 | 第93-95页 |
·时空一致性 | 第95-96页 |
·VR-Link与Windows消息机制相融性研究 | 第96-98页 |
·系统流程 | 第98-100页 |
·仿真结果 | 第100-101页 |
·两个DIS系统的比较 | 第101-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基于HLA的鱼雷武器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研究 | 第103-134页 |
·HLA的组成 | 第103-112页 |
·HLA规则 | 第104页 |
·对象模型模板(OMT) | 第104-106页 |
·接口规范 | 第106-112页 |
·鱼雷武器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设计 | 第112-122页 |
·联邦概念模型的开发 | 第112-115页 |
·FOM/SOM的设计 | 第115-121页 |
·FED(Federation Execution Data)文件设计 | 第121-122页 |
·鱼雷武器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实现 | 第122-131页 |
·MAK RTI软件环境 | 第122-123页 |
·联邦成员的功能实现 | 第123-126页 |
·联邦中的时间同步与延迟问题 | 第126-129页 |
·系统流程 | 第129-131页 |
·两种鱼雷武器分布交互仿真系统的比较 | 第131-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134-137页 |
致谢 | 第137-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合作)发表的论文、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