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5页 |
·碳酸二甲酯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14-15页 |
·碳酸二甲酯的性质与用途 | 第15-20页 |
·DMC的性质 | 第15-17页 |
·DMC的主要用途 | 第17-20页 |
·碳酸二甲酯的合成化学 | 第20-25页 |
·碳酸二甲酯研究开发的现状 | 第25-29页 |
·选题思想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和常用表征方法 | 第35-41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35-36页 |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36-39页 |
·X-射线衍射测试(XRD) | 第36-37页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试 | 第37页 |
·比表面和孔结构测量(BET) | 第37-38页 |
·扫描电镜(SEM) | 第38页 |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 第38页 |
·固态~(13)C核磁共振(Solid-state~(13)C-NMR) | 第38页 |
·顺磁共振(ESR) | 第38页 |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8-39页 |
·原位红外漫反射和透射(in-StiuFTIR)测试 | 第39页 |
·差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DTG) | 第39页 |
·元素分析(EA) | 第39页 |
·活性测试 | 第39-41页 |
第三章 有机配体促进的CuCl_2催化剂及其修饰剂的研究 | 第41-64页 |
·引言 | 第41页 |
·高分子配体促进的CuCl_2催化剂的研究 | 第41-54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42页 |
·催化反应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催化剂的表征及反应机理讨论 | 第50-54页 |
·聚乙烯吡咯烷酮锚定的CuCl_2催化剂的修饰剂研究 | 第54-60页 |
·小结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四章 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锚定的铜基催化剂研究 | 第64-98页 |
·前言 | 第64-65页 |
·酰胺基官能化的NCM-41锚定的铜基催化剂研究 | 第65-74页 |
·MCM-41的制备 | 第65-66页 |
·MCM-41的官能化 | 第66-67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67-73页 |
·催化反应 | 第73-74页 |
·酰胺基官能化的SBA-15锚定的铜基催化剂研究 | 第74-93页 |
·前言 | 第74页 |
·SBA-15的制备 | 第74-75页 |
·SBA-15的官能化 | 第75-76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76-91页 |
·催化反应 | 第91-93页 |
·小结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8页 |
第五章 以甲醇和二氧化碳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 | 第98-117页 |
·前言 | 第98-99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99-100页 |
·常规沉淀法制备氧化锆 | 第99页 |
·醇热-超临界干燥法制备氧化锆气凝胶 | 第99页 |
·介孔氧化锆的制备 | 第99-100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100-111页 |
·氧化锆气凝胶的表征 | 第100-105页 |
·介孔氧化锆的表征 | 第105-111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111-113页 |
·小结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7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117-121页 |
博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