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两种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某些运动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概述第8-9页
 1.2 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4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运动学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5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模型第16-29页
 2.1 概述第16页
 2.2 并联机器人运动副简介第16-17页
 2.3 新型少自由度并联平台机构模型及自由度计算第17-21页
  2.3.1 3-P(4-U)机构模型及自由度第17-20页
  2.3.2 4-UPU机构模型及自由度第20-21页
 2.4 新型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输入选取第21-28页
  2.4.1 输入选取的机构学合理性判别原理第22-23页
  2.4.2 3-P(4U)机构输入选取的机构学合理性判别第23-26页
  2.4.3 4-UPU机构输入选取的机构学合理性判别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3-P(4U)并联机器人机构运动学分析第29-41页
 3.1 概述第29页
 3.2 3-P(4U)机构的位置分析第29-33页
  3.2.1 位置反解第29-32页
  3.2.2 位置正解第32-33页
 3.3 3-P(4U)机构的速度分析第33-34页
 3.4 3-P(4U)机构的加速度分析第34-35页
 3.5 数例验证第35-40页
  3.5.1 位置分析的数值验证第35-36页
  3.5.2 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曲线第36-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4-UPU并联机器人机构运动学分析第41-53页
 4.1 概述第41页
 4.2 4-UPU机构的位置分析第41-48页
  4.2.1 特殊形位分析第42-46页
  4.2.2 位置反解第46-47页
  4.2.3 位置正解第47-48页
 4.3 4-UPU机构的速度分析第48-49页
 4.4 4-UPU机构的加速度分析第49-51页
 4.5 数例验证第51-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工作空间和灵巧度分析第53-66页
 5.1 概述第53页
 5.2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分析第53-58页
  5.2.1 3-P(4U)机构的工作空间分析第54页
  5.2.2 4-UPU机构的工作空间分析第54-58页
 5.3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灵巧度分析第58-65页
  5.3.1 3-P(4U)机构的灵巧度分析第61-63页
  5.3.2 4-UPU机构的灵巧度分析第63-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6章 运动副螺旋的数学条件第66-76页
 6.1 概述第66页
 6.2 运动螺旋的表示及其反螺旋第66-67页
  6.2.1 线矢量和旋量第66-67页
  6.2.2 反螺旋及其约束的运动第67页
 6.3 运动副螺旋的数学条件第67-68页
 6.4 应用实例第68-75页
 6.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程天理论研究
下一篇:试论建国后党的干部方针的演变及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