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山防火论文

巷道煤体自然发火预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1 绪论第1-15页
 1.1 前言第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6-14页
  1.2.1 煤自燃机理研究现状第6-8页
  1.2.2 煤层自然发火预测技术研究现状第8-10页
  1.2.3 煤层自然发火预报技术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4-15页
2 煤层自燃预测理论与预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5-27页
 2.1 煤层自燃理论第15-18页
  2.1.1 煤分子结构模型第15-16页
  2.1.2 煤氧复合多级反应模型第16-18页
 2.2 煤自燃危险性预测及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理论第18-21页
  2.2.1 煤自燃危险性预测第18页
  2.2.2 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理论第18-21页
 2.3 煤层自然发火期预测技术第21-25页
  2.3.1 煤自然发火的物理模拟第21-22页
  2.3.2 煤自然发火期预测技术第22-25页
 2.4 小结第25-27页
3 巷道松散煤体粒度大小的模糊综合评判第27-38页
 3.1 模糊综合评判概述第27-30页
  3.1.1 模糊综合评判第27-28页
  3.1.2 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第28页
  3.1.3 常见模糊分布第28-30页
 3.2 巷道煤体粒度的模糊综合评判第30-35页
  3.2.1 巷道松散煤体粒度的评价指标第30-31页
  3.2.2 煤体粒度评判指标的权值确定第31-32页
  3.2.3 巷道煤体粒度评判的等级划分第32-33页
  3.2.4 煤体粒度模糊评判指标的隶属度取值第33-34页
  3.2.5 煤体粒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第34-35页
 3.3 粒度模糊评判实例第35-37页
 3.4 小结第37-38页
4 巷道煤体自燃极限参数的预测与自燃危险区域的模糊判定第38-68页
 4.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第38-39页
  4.1.1 神经元模型第38页
  4.1.2 神经网络结构第38-39页
 4.2 典型的神经网络第39-42页
  4.2.1 感知器和自适应线性网络第39页
  4.2.2 BP网络第39-42页
 4.3 巷道松散煤体自燃极限参数第42-46页
  4.3.1 巷道顶煤自燃极限参数第43-44页
  4.3.2 巷道煤柱或沿空侧相邻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第44-46页
 4.4 巷道松散煤体自燃极限参数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第46-47页
 4.5 实际预测实例第47-63页
  4.5.1 巷道顶煤自燃极限参数的样本学习与预测第47-58页
  4.5.2 巷道沿空侧采空区遗煤自燃极限参数的样本学习与预测第58-63页
 4.6 巷道煤体自燃危险区域模糊判定理论第63-67页
  4.6.1 巷道煤层自燃条件第63页
  4.6.2 巷道煤层自燃危险区域模糊判定第63-64页
  4.6.3 隶属函数的确定第64-65页
  4.6.4 应用实例第65-67页
 4.7 小结第67-68页
5 巷道自然发火预测方法及应用第68-75页
 5.1 巷道自然发火数学模型第68-69页
 5.2 巷道自然发火预测模型的应用第69-74页
  5.2.1 预测区域概况第69页
  5.2.2 应用模型预测第69-74页
 5.3 小结第74-75页
6 主要结论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4页
附录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建肝癌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及TRAIL抗肝癌动物实验研究
下一篇:铝铜搅拌摩擦焊工艺及其人工神经网络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