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三、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 第12-13页 |
四、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 第14-25页 |
一、 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与国家干预 | 第14-17页 |
二、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保护 | 第17-21页 |
三、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与行为特征 | 第21-25页 |
第二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 第25-38页 |
一、 农业政策性金融产生的历史背景 | 第25-26页 |
二、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概况 | 第26-32页 |
三、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 第32-38页 |
第三章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机制 | 第38-54页 |
一、 农业政策性银行经营机制的内涵及其目标模式 | 第38-42页 |
二、 健全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动力机制 | 第42-45页 |
三、 健全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调控机制 | 第45-51页 |
四、 健全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约束机制 | 第51-54页 |
第四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与融资机制 | 第54-67页 |
一、 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来源的内在要求 | 第54页 |
二、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基本情况 | 第54-56页 |
三、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 第56-57页 |
四、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主要特征 | 第57-59页 |
五、 我国农业政策性融资机制的基本判断 | 第59-63页 |
六、 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融资机制的途径 | 第63-67页 |
第五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运用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 | 第67-87页 |
一、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特征的理论分析 | 第67-70页 |
二、 国外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的比较 | 第70-76页 |
三、 我国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的现状判断 | 第76-79页 |
四、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与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结构的矫正 | 第79-87页 |
第六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棉流通体制改革 | 第87-108页 |
一、 实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意义和作用 | 第87-90页 |
二、 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机理研究 | 第90-93页 |
三、 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绩效的识别 | 第93-97页 |
四、 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97-102页 |
五、 加强三个环节的管理 | 第102-105页 |
六、 加强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法制化建设 | 第105-108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108-112页 |
一、 主要结论 | 第108-110页 |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10-11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12-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