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动态与现状 | 第9-19页 |
1.2.1 故障测距装置的基本要求 | 第9-10页 |
1.2.2 故障录波器的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1.2.3 故障测距发展概况 | 第11-13页 |
1.2.4 不同故障测距原理方法比较 | 第13-15页 |
1.2.5 单端法和双(多)端法故障测距方法比较 | 第15-19页 |
第二章 人工神经网络介绍 | 第19-33页 |
2.1 人工神经网络发展的历史 | 第19-22页 |
2.2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 | 第22-32页 |
2.2.1 人工神经元模型 | 第22-23页 |
2.2.2 神经网络的一般框架 | 第23-24页 |
2.2.3 神经网络的互连模式 | 第24-26页 |
2.2.4 神经网络的工作机理 | 第26-31页 |
2.2.5 神经网络在继电保护及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输电线路故障电气量计算 | 第33-51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线路参数计算 | 第34页 |
3.3 故障分量计算 | 第34-44页 |
3.3.1 电弧故障的计算 | 第35-38页 |
3.3.2 时变电导的处理 | 第38页 |
3.3.3 故障模型建立 | 第38-40页 |
3.3.4 故障等效激励源 | 第40-41页 |
3.3.5 线路故障分量求解 | 第41-44页 |
3.4 Hosono的拉氏反变换技术简述 | 第44-45页 |
3.5 电磁暂态数值计算实例 | 第45-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神经网络结构 | 第51-64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神经网络的实现方法 | 第51-58页 |
4.2.1 神经网络的实现方式 | 第51-55页 |
4.2.2 人工神经网络仿真工具NeuroShell 2应用简介 | 第55-58页 |
4.3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神经网络结构的优化 | 第58-62页 |
4.3.1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单一神经网络结构 | 第58-61页 |
4.3.2 输电线路故障测距分层分布神经网络结构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单端法故障测距仿真研究 | 第64-73页 |
5.1 引言 | 第64页 |
5.2 分层分布式故障测距神经网纶仿真研究 | 第64-72页 |
5.2.1 样本数据类型确定 | 第65页 |
5.2.2 故障相别判定子网络设计 | 第65-67页 |
5.2.3 故障测距子网络设计 | 第67-70页 |
5.2.4 分层分布式故障测距神经网综合测试 | 第70-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