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异养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硝化特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 养殖水体氮污染及我国氮污染的现状第13-15页
   ·养殖水体氮污染第13-14页
   ·我国氮污染现状第14页
   ·养殖水体氮污染的来源第14-15页
 2 生物脱氮技术第15-21页
   ·生物脱氮净水机理第15-18页
   ·传统的生物脱氮工艺第18-20页
   ·生物脱氮新工艺第20-21页
 3 异养硝化的发现与研究第21-25页
   ·异养硝化作用的发现及验证第21页
   ·异养硝化作用的代谢途径和生物化学研究第21-23页
   ·异养硝化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23-24页
   ·异养硝化在污水脱氮中的作用第24页
   ·异养硝化微生物的优势第24-25页
   ·异养硝化菌的筛选方法第25页
 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高效异养硝化菌株的筛选第27-35页
 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7-29页
   ·试验材料第27页
   ·方法第27-28页
   ·试验用纯培养菌液的制备第28页
   ·菌株特性初步研究第28-29页
 2 结果分析第29-33页
   ·菌株分离结果第29页
   ·菌株的碳源氮源试验结果第29-30页
   ·异养硝化菌株的生长曲线第30-31页
   ·菌株生长的最适温度第31页
   ·菌株生长最适pH值第31-32页
   ·最适接种量第32页
   ·溶解氧对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第32-33页
 3.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异养硝化细菌脱氮特性的研究第35-4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5-36页
   ·主要仪器第35页
   ·试验方法第35-36页
     ·振荡培养试验第35页
     ·氨氮脱除效果试验第35-36页
     ·亚硝酸盐脱除效果试验第36页
     ·硝酸盐脱除效果试验第36页
     ·脱氮影响因素试验第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氨氮去除试验结果第36-37页
   ·亚硝酸盐去除试验结果第37页
   ·硝酸盐去除试验结果第37-38页
   ·初始PH值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38页
   ·温度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38-39页
   ·溶解氧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39页
   ·碳氮比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第39-40页
 3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菌株的分类和鉴定第41-4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1-43页
   ·主要仪器第41页
   ·方法第41-43页
     ·革兰氏染色第41页
     ·芽孢染色第41页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第41-43页
     ·蛋白酶、淀粉酶的测定第43页
     ·细菌素的测定第4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3-47页
   ·菌落特征第43-44页
   ·形态特征及染色结果第44-45页
   ·生理生化特征第45-46页
   ·菌株鉴定第46页
   ·产酶和产细菌素能力的初步比较第46-47页
 3 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与地衣芽孢杆菌A9的净化养殖水体的对比试验第48-54页
 1 材料第48-49页
 2 方法第49-50页
   ·2株芽孢杆菌产细菌素能力的初步比较第49页
   ·芽孢杆菌对养殖污水的净化作用试验第49-5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0-53页
   ·供试菌株在养殖污水中产细菌素的比较第50页
   ·试验菌株对养殖污水的作用情况第50-53页
     ·供试菌株对养殖污水中氨氮的降解情况第50-51页
     ·供试菌株对养殖污水中亚硝酸盐氮的降解情况第51-52页
     ·养殖污水中COD的变化情况第52-53页
     ·养殖污水中PH值的变化情况第53页
 4 小结第53-54页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第54-60页
 1 讨论第54-59页
   ·脱氮微生物对养殖水域氮污染修复的应用前景第54页
   ·供试菌株除氮能力的作用特征第54-58页
   ·结论第58-59页
 2 后续研究建议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附录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卉植物对锰污染的耐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下一篇:三都湾理化因子与赤潮藻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