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轮货油加热过程操作系统开发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未来油轮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本文的主要任务和创新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油轮加热概述 | 第17-24页 |
·油轮加热装置简介 | 第17-20页 |
·油轮惰气系统原理图 | 第17-18页 |
·现行的油轮加热装置 | 第18-20页 |
·货油加热过程简介 | 第20-24页 |
·加热作业的一般流程 | 第20-21页 |
·货油性质对加热过程的影响 | 第21页 |
·加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 | 第21-24页 |
第3章 “班公湖”轮结构及相关参数的符号表示 | 第24-40页 |
·油舱及压载舱整体布置图 | 第24-25页 |
·班公湖油舱结构参数 | 第25-26页 |
·“班公湖”油舱加热和保温模型的建立 | 第26-36页 |
·加热模型能量守恒方程的建立 | 第27-28页 |
·加热时间τ的推导 | 第28-29页 |
·保温模型能量守恒方程的建立 | 第29-31页 |
·油舱顶面的传热过程 | 第31-32页 |
·油舱底面的传热过程 | 第32页 |
·油舱底部加热盘管的传热过程 | 第32-33页 |
·加热油舱与相邻油舱传热过程 | 第33-35页 |
·船舷侧热量传递研究 | 第35-36页 |
·不规则货油舱模型及油舱特殊情况的考虑 | 第36-40页 |
·一号货油舱模型尺寸及热阻分析 | 第36-38页 |
·六号货油舱模型及热阻分析 | 第38-39页 |
·二号货油舱模型及热阻分析 | 第39-40页 |
第4章 分舱计算的单值性条件 | 第40-56页 |
·导热过程的单值性条件 | 第40页 |
·货油舱传热过程几何条件和物理条件 | 第40-51页 |
·一号货油舱尺寸 | 第40-43页 |
·其他货油舱的结构尺寸 | 第43-45页 |
·底面和侧面加强筋尺寸 | 第45-46页 |
·加热盘管说明 | 第46-47页 |
·货油的物性参数 | 第47-49页 |
·空气及惰性气体的物性参数 | 第49-50页 |
·海水的物性参数 | 第50-51页 |
·加热蒸汽物性参数 | 第51页 |
·“班公湖”油舱及压载舱液位的确定 | 第51-56页 |
第5章 “班公湖”货油舱分舱计算操作系统简介 | 第56-64页 |
·软件功能简介 | 第56页 |
·软件的启动 | 第56-57页 |
·程序窗口操作说明 | 第57-64页 |
·主窗口介绍及操作说明 | 第57-58页 |
·副窗口介绍及操作说明 | 第58-64页 |
第6章 结论与分析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本论文的不足 | 第65页 |
·论文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加强筋与空气热阻部分公式推导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