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以刑罚执行为视角 | 第11-32页 |
第一节 社区矫正的起源及其发展 | 第11-20页 |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 第11页 |
二、社区矫正的起源 | 第11-12页 |
三、社区矫正在国外的发展 | 第12-20页 |
第二节 社区矫正的刑罚论基础 | 第20-26页 |
一、刑罚概说 | 第20-22页 |
二、社区矫正的刑罚论基础 | 第22-26页 |
第三节 社区矫正的特征 | 第26-27页 |
一、制裁性 | 第26页 |
二、非监禁性 | 第26-27页 |
三、执行主体的广泛参与性 | 第27页 |
第四节 社区矫正的价值评价 | 第27-32页 |
一、社区矫正的人道主义价值 | 第27-29页 |
二、社区矫正的公平价值 | 第29页 |
三、社区矫正的经济性价值 | 第29-32页 |
第二章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现状与评析 | 第32-48页 |
第一节 我国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32-37页 |
一、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分析 | 第32-36页 |
二、社区矫正的可行性分析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当前中国社区矫正的发展情况 | 第37-42页 |
一、中国社区矫正的形成及发展 | 第37-38页 |
二、社区矫正在中国的试点展开——以上海为视角 | 第38-42页 |
第三节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开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 | 第42-45页 |
一、法律规范严重缺失 | 第42-43页 |
二、社区建设相对滞后 | 第43页 |
三、资金来源缺少保障 | 第43-44页 |
四、专业人员相对缺乏 | 第44-45页 |
第四节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45-48页 |
一、民众对社区矫正的思想认识不足 | 第45-46页 |
二、司法机关对重刑主义的偏好 | 第46-47页 |
三、政府管理模式的错位 | 第47页 |
四、执行机关执行不力 | 第47-48页 |
第三章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立法完善和实践对策 | 第48-80页 |
第一节 我国社区矫正类型的立法完善 | 第48-73页 |
一、管制的反思与完善 | 第48-53页 |
二、缓刑的反思与完善 | 第53-57页 |
三、假释的反思与完善 | 第57-62页 |
四、剥夺政治权利的反思与完善 | 第62-67页 |
五、暂予监外执行的反思与完善 | 第67-73页 |
第二节 我国社区矫正的实践对策——以社区矫正管理机构的重构为视角 | 第73-80页 |
一、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机构设置现状 | 第73-74页 |
二、对我国现行社区矫正机构的评析 | 第74-79页 |
三、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机构的重构 | 第79-80页 |
结语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后记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