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制度的若干思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导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制度面临困境的剖析第12-27页
 第一节 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第12-16页
  一、对新形势的理解第12-14页
  二、城市人民内部矛盾显现出新的特点(以上海市为例)第14-16页
 第二节 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应成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的主要途径第16-21页
  一、各种纠纷化解机制的分析比较第17-19页
  二、人民调解在解决矛盾纠纷中有其独特优势第19-20页
  三、新形势下更加需要人民调解第20-21页
 第三节 人民调解的现实困境及成因分析第21-27页
  一、人民调解的现实困境第21-23页
  二、人民调解制度衰落的原因探析第23-27页
第二章 破解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制度面临困境的探索(以上海市为例)第27-37页
 第一节 上海市对人民调解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第28-35页
  一、静安区探索拓展人民调解的组织网络和工作领域第28-31页
  二、杨浦区探索开展轻伤害案件委托人民调解第31-32页
  三、浦东新区探索构建社会矛盾大调解格局第32-33页
  四、长宁区探索开展涉诉民事纠纷委托人民调解新模式第33-34页
  五、普陀区探索设立专业化的医患纠纷调委会,专司医患纠纷的解决第34-35页
 第二节 上海市人民调解制度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第35-37页
  一、发展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民调解组织第35-36页
  二、拓展了人民调解解决纷争的领域第36页
  三、加强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第36-37页
  四、推动了人民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第37页
第三章 域外民间调解制度的发展及比较分析第37-43页
 第一节 域外具有代表性调解制度的发展概述第37-41页
  一、美国调解制度的特点第38-39页
  二、英国调解制度的特点第39页
  三、日本调解制度的特点第39-40页
  四、挪威调解制度的特点第40-41页
 第二节 我国调解制度与域外调解制度之比较及分析第41-43页
  一、大多数国家主要采用“审调分离”制度第41-42页
  二、大多数国家的调解都匹配专业化的队伍第42页
  三、大多数国家实行调解解决纠纷的效率较高第42-43页
  四、大多数国家注重经济杠杆调节的重要性第43页
第四章 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制度完善的构想第43-56页
 第一节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第43-45页
  一、完善人民调解制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第43-44页
  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与国际上日益高涨的ADR运动相呼应第44-45页
 第二节 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的思考第45-52页
  一、大力发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民调解组织第45-46页
  二、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立法第46-47页
  三、建立部分民事纠纷的调解前置制度第47页
  四、强化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第47-49页
  五、适当扩大人民调解的受案范围第49-50页
  六、互相借力,优势互补,构筑三大调解的衔接机制第50-52页
 第三节 推进人民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第52-56页
  一、资金来源第53-54页
  二、管理体制第54-55页
  三、专业化素质第55-56页
结束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0-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我国现行民事审前程序的思考
下一篇:论刑事和解及其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