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世界各国群众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地方群众文化事业论文

农村文化建设:困境与路径选择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导言第9-16页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二) 文献回顾第10-12页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2-16页
  1. 文化的范畴第13-14页
  2. 农村文化范畴第14-16页
二、农村文化生活建设的机遇第16-23页
 (一) 市场经济丰富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第16-17页
 (二) 市场经济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第17页
 (三) 情境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模式第17-23页
  1. “自发组织、惯性推动”模式第18-19页
  2. “精英主导、社区整合”模式第19-20页
  3. “政府组织、社会参与”模式第20-22页
  4. “健身主导、文体协同”模式第22-23页
三、农村文化建设的困境第23-32页
 (一) 当前农村文化的体制性困境第23-25页
  1. 投入体制:总量不足、重物轻人、个人为主第23-24页
  2. 组织体制:行业部门分割、重复建设、有限资源浪费第24页
  3. 评价体制:重形式轻效果、轻后期管理与评估第24-25页
 (二) 当前农村文化的结构性困境第25-26页
  1. 农村文化供求结构上部分不对称第25页
   (1) 农村文化活动形式的供需错位第25页
   (2) 农村文化设施供需的错位第25页
  2. 农村文化在城乡结构上的边缘性和滞后性第25-26页
  3. 地缘结构上的相对封闭性第26页
 (三) 农村文化发展中的变迁性困境第26-32页
  1. 文化主体:当代农村空心化趋势与农村文化精英的出现第26-27页
  2. 文化内容:民间非物质文化的萎缩与现代都市文化的渗透及需求的上升第27-28页
  3. 文化载体:低技术服务产品的萎缩与高科技文化载体的流行第28-29页
  4. 文化消费:公益文化活动的萎缩与农村文化产业的起步第29页
  5. 文化阵地:政府文化服务阵地萎缩与民间文化组织的成长第29-30页
  6. 文化流变:传统文化传承的裂隙与新型文化消费的发展第30-32页
四、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第32-40页
 (一) 农村文化建设动力第32-36页
  1. 转换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第32-33页
  2. 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第33-35页
  3. 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第35-36页
 (二) 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第36-38页
  1. 培育和完善文化市场主体第36页
  2. 改革文化市场的管理部门第36-37页
  3. 加大文化市场要素的培育第37页
  4. 完善农村文化市场的法律与规章第37-38页
 (三)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及其针对性第38页
 (四) 加强农村文化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及其针对性第38-39页
 (五) 重塑农民文化,开发和发挥乡土特色地方文化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批判与反思--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研究
下一篇:中国方式:从文化策略到文化自觉的当代艺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