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2页 |
·番茄主要病害 | 第12-16页 |
·番茄病毒病 | 第12-13页 |
·番茄枯萎病 | 第13-14页 |
·番茄青枯病 | 第14-15页 |
·番茄叶霉病 | 第15页 |
·番茄根结线虫 | 第15-16页 |
·番茄抗病虫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 第16-21页 |
·质量抗病虫性状的基因定位 | 第16-18页 |
·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TM-2~a) | 第16-17页 |
·番茄根结线虫 | 第17页 |
·番茄细菌性斑疹病 | 第17-18页 |
·番茄叶霉病 | 第18页 |
·番茄枯萎病 | 第18页 |
·数量抗病虫性状的基因定位 | 第18-21页 |
·番茄晚疫病 | 第18-19页 |
·番茄青枯病 | 第19-21页 |
·等位基因特异PCR(AS-PCR)—一种优良的SNP分型技术 | 第21-23页 |
·AS-PCR的原理 | 第21-22页 |
·AS-PCR技术的改良 | 第22-23页 |
·错配碱基的引入 | 第22页 |
·巢式PCR | 第22-23页 |
·四引物ARMS—PCR | 第23页 |
·ENA~(?)引物等位特异扩增 | 第23页 |
·分子选择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3-26页 |
·质量抗病虫性状的分子选择 | 第24-25页 |
·数量抗病虫性状的分子选择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抗病基因的基因标记的创建与鉴定 | 第26-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植物材料与接种病原 | 第26页 |
·基因序列收集与分析 | 第26页 |
·引物设计思路 | 第26-27页 |
·Tm-2~a 引物 | 第27页 |
·I-2引物 | 第27页 |
·cf-9引物 | 第27页 |
·Mi-1引物 | 第27页 |
·等位基因特异PCR | 第27-28页 |
·抗病基因标记的验证 | 第28-30页 |
·TMV接种鉴定 | 第28页 |
·枯萎病抗性材料PCR鉴定 | 第28页 |
·南方根结线虫接种鉴定 | 第28-29页 |
·叶霉菌生理小种鉴别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7页 |
·抗病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0-32页 |
·等位基因特异PCR标记的创建 | 第32页 |
·Tm-2~a基因特异引物的PCR扩增与TMV接种鉴定 | 第32-34页 |
·I-2基因特异引物PCR扩增结果 | 第34页 |
·Mi-1基因特异PCR与南方根结线虫接种结果 | 第34-36页 |
·叶霉病抗病基因特异引物的扩增结果 | 第36-37页 |
·讨论 | 第37-40页 |
·抗病基因序列的分析与引物设计 | 第37-38页 |
·抗病性鉴定方法与效果 | 第38页 |
·抗病基因标记的创建 | 第38-39页 |
·PCR扩增问题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番茄多种病害抗性基因标记辅助田间育种 | 第40-53页 |
·前言 | 第40-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番茄材料与聚合杂交方式 | 第41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1页 |
·引物的合成及其序列 | 第41页 |
·PCR扩增与产物的检测 | 第41-42页 |
·田间经济性状调查 | 第42页 |
·抗病接种鉴定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0页 |
·基因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 | 第42页 |
·番茄抗烟草花叶病毒的PCR分析 | 第42-43页 |
·番茄抗枯萎病的PCR分析 | 第43-45页 |
·番茄抗根结线虫的PCR分析 | 第45-46页 |
·基因标记辅助选择三抗病基因株系 | 第46页 |
·田间番茄的经济性状调查 | 第46-50页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四抗病基因株系 | 第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田间性状调查与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 | 第50页 |
·本研究选育的多抗性番茄材料的应用前景 | 第50-51页 |
·基因标记辅助选择的优点 | 第51页 |
·基因标记应用于蔬菜遗传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 第51-52页 |
·基因标记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
附录一:植物DNA的小量法提取程序 | 第61页 |
附录二:硕士在读期间已接受会议论文摘要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