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4页 |
·玉米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 第8页 |
·玉米种质资源的主要类型 | 第8-11页 |
·地方品种的种质资源 | 第8-9页 |
·外来种质资源 | 第9-10页 |
·生产上主栽杂交种的遗传种质 | 第10-11页 |
·玉米种质资源拓宽的方法和途径 | 第11-13页 |
·挖掘优良地方种质 | 第11-12页 |
·改良群体 | 第12页 |
·改良利用外来种质资源 | 第12页 |
·其它途径 | 第12-13页 |
·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现状 | 第13-14页 |
·玉米群体改良研究 | 第14-19页 |
·玉米群体改良的基本概念 | 第14页 |
·改良群体的类别 | 第14-15页 |
·玉米群体改良的方法 | 第15-17页 |
·国内外玉米群体改良现状 | 第17-19页 |
·玉米配合力的研究 | 第19-24页 |
·配合力的种类 | 第19页 |
·配合力的测定时期 | 第19-20页 |
·测验种的选择 | 第20页 |
·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玉米群体配合力的研究 | 第21-24页 |
2 前言 | 第24-25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供试的基本材料豫综5 号群体来源 | 第25页 |
·群体本身改良效果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页 |
·改良群体配合力分析试验的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试验方法 | 第25-27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7-40页 |
·群体本身改良效果的分析 | 第27-31页 |
·群体本身单株产量改良效果分析 | 第27-28页 |
·群体本身主要农艺性状改良效果分析 | 第28-31页 |
·改良群体配合力分析 | 第31-40页 |
·改良群体测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第31-38页 |
·改良群体配合力分析 | 第38-4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半姊妹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可以有效地改良豫综 5 号群体本身的产量 | 第40页 |
·半姊妹和相互半姊妹轮回选择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豫综 5 号群体的配合力 | 第40-41页 |
·关于豫综 5 号群体进一步改良利用的探讨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ABSTRACT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