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欧洲史论文--西欧论文--英国论文

英国中亚政策的演变(1856-1914)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前言第8-11页
一、谨慎推进——“精明无为”政策(1856-1874)第11-19页
 (一) 中亚的诱惑第11页
 (二) 强大的阻力第11-13页
  1. 俄国外交重心转向东方第11-12页
  2. 印度民族大起义给英国的压力第12-13页
 (三) “精明无为”政策的提出第13-14页
 (四) “精明无为”政策的实施第14-17页
  1. 加强对阿富汗的政治渗透第14-15页
  2. 与俄国达成谅解第15-16页
  3. 强化对土邦的控制第16-17页
 (五) 精明而无为的后果第17-19页
  1. 俄国完成对中亚三汗国的征服第17-18页
  2. 阿富汗埃米尔逐步倾向于俄国第18-19页
二、积极争夺——“向前挺进”政策(1874—1882)第19-29页
 (一) 英国中亚政策的转变第19-21页
  1. 国内舆论对“精明无为”政策的抨击第19-20页
  2. 保守党迪士累利组阁与中亚政策的转变第20页
  3. 李顿出任印度总督与“前进”政策的推行第20-21页
 (二) “前进”政策的实施第21-27页
  1. 做好对俄作战的思想准备第22-23页
  2. 走向武力争夺阿富汗的道路第23-25页
  3. 征剿印度西北边境独立部族第25-26页
  4. 全方位争夺中亚地区第26-27页
 (三) “前进”政策的影响第27-29页
  1. 将英俄争夺中亚的“大角逐”推向高潮第27-28页
  2. 加快了中亚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第28页
  3. 唤醒了中亚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民族意识第28-29页
三、相互勾结——“联手瓜分”政策(1882-1907)第29-42页
 (一)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国际形势第29-30页
  1. 列强掀起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狂潮第29-30页
  2. 对中亚的争夺大局已定第30页
 (二) 联手瓜分第30-40页
  1. 与俄国携手划定阿富汗边界第30-33页
  2. 与俄国瓜分帕米尔第33-37页
  3. 与俄国争夺波斯第37-38页
  4. 与俄国在西藏问题上达成交易第38-40页
 (三) 英俄联手瓜分的缘由第40-42页
四、讨价还价——“有效占领”政策(1907-1914)第42-58页
 (一) 1907 年《英俄协约》第42-43页
 (二) 英国内部对1907 年《英俄协约》的态度第43-45页
 (三) 波斯革命与英俄较量第45-51页
  1. 波斯革命的爆发与英俄不干涉波斯内政的承诺第45-46页
  2. 废黜穆罕默德·阿里和出兵波斯南部第46-48页
  3. 在苏斯特事件上对俄国的妥协和卡扎尔王朝的复辟第48-49页
  4. 开采波斯南部石油资源第49-51页
 (四) 暗中争夺阿富汗第51-54页
  1. 哈比布拉赫对《英俄协约》的不承认第51-52页
  2. 英国在詹姆什迪流民危机中的态度第52-53页
  3. 以马什哈德为中心的情报网的建立第53-54页
  4. 英阿关系的脆弱性第54页
 (五) 密谋西藏第54-56页
 (六)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英俄协约》的终结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62-63页
后记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哈蒂尔政府对华族的政策研究(1981—2003)
下一篇:论印度锡克民族的社会转型(1500~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