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缘起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9-13页 |
·中国乡村社区研究 | 第9-11页 |
·我国农村环境卫生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石漠化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农村环境卫生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2 调查地概况 | 第17-19页 |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 第17页 |
·历史沿革、民族与习俗 | 第17-19页 |
3 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的现状 | 第19-29页 |
·生活用水 | 第19-23页 |
·水资源贫乏,获取途径极不方便 | 第19-22页 |
·喝山上的闷水 | 第19页 |
·家庭水柜 | 第19-20页 |
·去村子里的公用水柜挑水 | 第20-21页 |
·去别的村子挑水 | 第21页 |
·用地下水 | 第21-22页 |
·水柜多为露天,饮用水未经消毒处理,水质不达标 | 第22页 |
·村民饮用生水,卫生用水意识不强 | 第22-23页 |
·饮水卫生与地方性疾病 | 第23页 |
·垃圾的处理 | 第23-25页 |
·生活垃圾乱丢乱倒,“白色污染”日益严重 | 第23页 |
·肢体垃圾 | 第23-24页 |
·人畜粪便 | 第24-25页 |
·其它 | 第25页 |
·家居环境以及个人卫生 | 第25-28页 |
·住宅通风采光差,人均居住面积小,人畜混居现象仍有存在 | 第25-27页 |
·干栏结构茅草房 | 第25-26页 |
·干栏结构瓦房 | 第26页 |
·土坯墙瓦房 | 第26页 |
·砖石结构瓦房 | 第26-27页 |
·砖石结构平顶房 | 第27页 |
·住宅内外配套设施不完善 | 第27-28页 |
·个人卫生 | 第28页 |
·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 | 第28-29页 |
4 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的治理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 第29-34页 |
·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化进程间的矛盾 | 第29-31页 |
·外界工业产品的进入所产生的新垃圾 | 第29页 |
·外界先进技术的引进促使传统垃圾处理方式的改变 | 第29页 |
·村民居住环境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 第29-30页 |
·环境污染对传统饮水方式的影响 | 第30-31页 |
·政府的环境卫生的政策失灵 | 第31-32页 |
·城乡清洁工程仍未深入边远山区 | 第31页 |
·政府诚信度在当地的弱化 | 第31-32页 |
·人口增长与环境承载力间的矛盾 | 第32页 |
·大炼钢铁所造成的遗留影响 | 第32-33页 |
·经济实力的制约 | 第33页 |
·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中的“公地灾难” | 第33-34页 |
5 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的对策构想 | 第34-39页 |
·协调私益与公益间的关系,防止“公地灾难”的发生 | 第34页 |
·充分发挥政府在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中的作用 | 第34-35页 |
·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以社区为基础 | 第35-39页 |
·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必要性 | 第35页 |
·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优势 | 第35-36页 |
·可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 第36-39页 |
·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 | 第36页 |
·加大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力度 | 第36-37页 |
·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推进“一池三改”沼气工程 | 第37页 |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促进经济走可持续性发展 | 第37页 |
·重视教育,提高村民环卫意识,加强村民自治管理 | 第37-38页 |
·严格控制当地人口的发展 | 第38-39页 |
6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附录一: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环境卫生研究调查提纲 | 第41-42页 |
附录二:取水方式 | 第42-43页 |
附录三:居住环境 | 第43-44页 |
附录四:其它图片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