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颗粒的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次 | 第8-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第二章 QM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 第26-51页 |
| 1. 引言 | 第26页 |
| 2. 试验部分 | 第26-47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 ·提取工艺路线的设计 | 第26-30页 |
| ·葛根、黄芪、蒲黄的提取路线 | 第26-27页 |
| ·地黄的提取路线筛选 | 第27-28页 |
| ·水蛭的提取路线筛选 | 第28-30页 |
| ·醇提工艺研究 | 第30-38页 |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30页 |
| ·葛根素含量测定方法 | 第30-33页 |
|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第33-36页 |
| ·氮含量测定方法 | 第36页 |
| ·结果 | 第36-38页 |
| ·水提工艺研究 | 第38-41页 |
| ·样品溶液的制备 | 第38页 |
| ·总糖含量的测定 | 第38-40页 |
| ·试验结果 | 第40-41页 |
| ·验证试验 | 第41-42页 |
| ·除杂工艺条件筛选 | 第42-43页 |
| ·甲壳素沉淀剂除杂 | 第42页 |
| ·ZTC 1+1天然澄清剂除杂 | 第42-43页 |
| ·高速离心 | 第43页 |
| ·制粒的研究 | 第43-47页 |
| ·干燥工艺的确定 | 第43-46页 |
| ·正交试验 | 第43-45页 |
| ·最佳工艺浸膏粉的流动性 | 第45页 |
| ·最佳工艺浸膏粉的临界相对湿度 | 第45-46页 |
| ·制粒 | 第46页 |
| ·三批中试 | 第46-47页 |
| 3. 制备工艺研究小结 | 第47-48页 |
| 4. 讨论 | 第48-51页 |
| 第三章 QM颗粒的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51-81页 |
| 1. 引言 | 第51页 |
| 2. 鉴别试验 | 第51-81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51页 |
| ·试验方法 | 第51-67页 |
| ·黄芪的薄层鉴别 | 第51-53页 |
| ·地黄的薄层鉴别 | 第53-55页 |
| ·枸杞子的薄层鉴别 | 第55-56页 |
| ·决明子的定性鉴别 | 第56-58页 |
| ·茺蔚子的薄层色谱 | 第58-59页 |
| ·水蛭的鉴别 | 第59-66页 |
| ·试验结果 | 第66-67页 |
| ·含量测定 | 第67-72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67页 |
| ·试验方法 | 第67-72页 |
| ·样品测定结果 | 第72页 |
| ·检查 | 第72-75页 |
| ·重金属检查 | 第72-73页 |
| ·砷盐检查 | 第73页 |
| ·水分 | 第73-74页 |
| ·灰分 | 第74页 |
| ·溶化性 | 第74页 |
| ·装量差异 | 第74-75页 |
| ·QM颗粒长期试验 | 第75-79页 |
| ·试验方法 | 第75页 |
| ·试验结果 | 第75-79页 |
| ·试验结论 | 第79页 |
| ·讨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 作者简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