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4页 |
前言 | 第10页 |
·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分类 | 第10-12页 |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 | 第11-12页 |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 | 第12页 |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机理 | 第12-16页 |
·渗流理论 | 第13页 |
·导电通道学说 | 第13-14页 |
·隧道效应学说 | 第14页 |
·场致效应学说 | 第14-16页 |
·导电填料 | 第16-17页 |
·炭系导电填料 | 第16页 |
·金属及金属氧化系填料 | 第16-17页 |
·复合填料 | 第17页 |
·聚合物基体 | 第17-18页 |
·炭黑粒子与聚合物界面 | 第18-21页 |
·炭黑粒子与聚合物基体间的相互作用 | 第18页 |
·炭黑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 | 第18-19页 |
·影响炭黑在聚合物共混体系中分散的因素 | 第19-20页 |
·界面张力 | 第19-20页 |
·离子间相互作用 | 第20页 |
·聚合物粘度 | 第20页 |
·炭黑在聚合物共混体系中分散状况的表征方法 | 第20-21页 |
·接触角比较 | 第20页 |
·正温度系数(PTC)效应 | 第20-21页 |
·曲线比较法 | 第21页 |
·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21页 |
·影响炭黑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因素 | 第21-25页 |
·炭黑的种类、性质和填充量 | 第21-22页 |
·填料-填料,以及填料-聚合物间相互作用力平衡 | 第22-23页 |
·聚合物基体性质以及聚合物间相互作用 | 第23-24页 |
·聚合物基体的表面张力 | 第23页 |
·聚合物结晶能力 | 第23-24页 |
·聚合物分子量 | 第24页 |
·加工工艺及成型 | 第24页 |
·环境条件 | 第24-25页 |
·炭黑填充二元或多元聚合物共混体系 | 第25-27页 |
·炭黑/二元聚合物体系与炭黑/单一聚合物体系导电能力对比 | 第25-26页 |
·微观形态对炭黑/二元聚合物体系导电能力影响 | 第26-27页 |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 第27-31页 |
·抗静电和导电材料 | 第27-28页 |
·压敏导电胶 | 第28页 |
·雷达吸波材料 | 第28-29页 |
·电磁屏蔽材料 | 第29-30页 |
·自控温发热材料 | 第30页 |
·其它应用领域 | 第30-31页 |
·课题提出 | 第31-34页 |
·研究背景和课题提出 | 第31-32页 |
·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33-34页 |
第二章 炭黑填充聚酰胺6共混体系导电性能研究 | 第34-49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实验原料 | 第34页 |
·仪器设备 | 第34页 |
·试样制备 | 第34-35页 |
·测试方法 | 第35-36页 |
·导电性能的测试 | 第35页 |
·微观形态表征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7页 |
·炭黑含量与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关系 | 第36-37页 |
·炭黑在共混体系的分散形态 | 第37-40页 |
·炭黑分散形态的表征 | 第37-38页 |
·炭黑相间迁移观察 | 第38-40页 |
·溶剂选择溶解 | 第40页 |
·聚合物基体的质量比对复合体系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聚合物基体的相结构与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关系 | 第42-44页 |
·加工以及成型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熔融共混时间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熔融共混时螺杆转速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测量条件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通电时间 | 第46页 |
·测量温度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炭黑填充聚酰胺6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研究 | 第49-61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原料 | 第49页 |
·试样制备 | 第49页 |
·测试与表征 | 第49-50页 |
·动态流变行为 | 第49页 |
·动态力学行为 | 第49页 |
·DSC测试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0页 |
·炭黑填料对复合材料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 | 第50-51页 |
·炭黑/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 | 第51-54页 |
·炭黑/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动态力学行为 | 第54-57页 |
·PA6/PAN/CB共混体系的形态分析 | 第57-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与投寄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