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压铸机控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概述 | 第12-13页 |
| ·压铸机简介 | 第13-15页 |
| ·压铸机的分类 | 第14-15页 |
| ·压铸机的组成 | 第15页 |
| ·压铸机控制系统 | 第15-17页 |
| ·压铸机控制系统简介 | 第15-16页 |
| ·各种压铸机控制系统比较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第2章 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 | 第19-25页 |
| ·ARM简介 | 第19-22页 |
|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 第22页 |
| ·μ C/OS-Ⅱ简介 | 第22-25页 |
| 第3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25-38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5-28页 |
| ·硬件需求分析 | 第25-27页 |
| ·EP9315处理器简介 | 第27-28页 |
| ·最小系统实现 | 第28-32页 |
| ·NorFlash接口设计 | 第28-29页 |
| ·SDRAM接口设计 | 第29-31页 |
| ·电源电路 | 第31-32页 |
| ·晶振电路 | 第32页 |
| ·人机交互接口设计 | 第32-34页 |
| ·LCD液晶显示接口 | 第32-33页 |
| ·键盘接口 | 第33-34页 |
| ·数字量输入输出通道设计 | 第34-36页 |
| ·数字量输入通道设计 | 第34-35页 |
| ·数字量输出通道设计 | 第35-36页 |
| ·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设计 | 第36-38页 |
| ·模拟量输入通道设计 | 第36-37页 |
| ·模拟量输出通道设计 | 第37-38页 |
| 第4章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移植 | 第38-51页 |
| ·选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理由 | 第38-39页 |
| ·移植μC/OS-Ⅱ的前提条件 | 第39页 |
| ·μC/OS-Ⅱ体系结构 | 第39-40页 |
| ·OS_CPU.H文件 | 第40-44页 |
| ·定义数据类型 | 第41页 |
| ·使能和禁止中断宏 | 第41-43页 |
| ·堆栈增长方向 | 第43页 |
| ·OS_TASK_SW() | 第43-44页 |
| ·OS_CPU_C.C文件 | 第44-45页 |
| ·OS_CPU_A.S文件 | 第45-50页 |
| ·OSStartHighRdy() | 第45-46页 |
| ·OSCtxSw() | 第46-47页 |
| ·OSIntCtxSw() | 第47-50页 |
| ·OSTickISR() | 第50页 |
| ·μC/OSⅡ移植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软件设计 | 第51-65页 |
| ·软件构成 | 第51-52页 |
| ·系统启动过程 | 第52页 |
| ·硬件驱动程序 | 第52-57页 |
| ·驱动程序的作用 | 第52-53页 |
| ·LCD驱动 | 第53-54页 |
| ·键盘驱动 | 第54-55页 |
| ·IO端口驱动 | 第55-56页 |
| ·A/D驱动 | 第56页 |
| ·D/A驱动 | 第56页 |
| ·NorFlash驱动 | 第56-57页 |
| ·应用程序实现 | 第57-65页 |
| ·软件功能模块划分 | 第57-58页 |
| ·主函数main() | 第58页 |
| ·人机交互任务 Task Disp1ay() | 第58-61页 |
| ·动作控制任务 Task_Action() | 第61-62页 |
| ·IO扫描任务 Task_IOScan() | 第62-63页 |
| ·警报处理任务Task_Alarm() | 第63-65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5页 |
| ·论文展望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作者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