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德国哲学论文--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前期哲学论文--康德(Kant,I.1724~1804年)论文

康德人性善恶论探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6页
导言第6-11页
 1、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进一步研究的意义第6-7页
 2、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7-9页
 3、本文的文献依据及研究局限第9-11页
第一章 人性善恶问题在康德宗教哲学里的重要地位第11-19页
 第一节 善恶问题是人性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11-15页
 第二节 人性善恶问题在康德宗教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第15-19页
第二章 康德以自由为本质的人性善恶阐释第19-51页
 第一节 判断人性善恶的前提:自由第19-25页
  1 人性善恶概念的本质:自由第19-21页
  2 康德对几种传统人性善恶论的批判第21-25页
 第二节 在自由前提下的人性善恶的三个层次分析第25-51页
  1 善恶在逻辑上的可能性第25-34页
  2 善恶在现实层面上的表现:人天生是恶的及其起源第34-44页
  3 善恶在价值层面上的可能性:改恶向善第44-51页
第三章 康德人性善恶论的理论后果及其当代启示第51-60页
 第一节 康德人性善恶论的理论后果第51-55页
  1 人性善恶的启蒙第51-53页
  2 宗教神学的人本化第53-55页
 第二节 康德人性善恶论的当代启示第55-60页
  1 为抵抗现代道德虚无主义提供思想资源第55-57页
  2 为道德教育奠定理论基础第57-60页
结语第60-61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1-63页
附录第63-64页
后记第64-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教化到拯救--以信仰教育化解当代精神危机
下一篇:想像的作用与限度--休谟知性论中的想像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