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1 引言 | 第18-54页 |
·控制细胞周期的原理 | 第18-21页 |
·细胞周期的主要调节因子 | 第21-32页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 CDK) | 第21-25页 |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 第25-28页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CDK inhibitor, CKI) | 第28-29页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亚单位(CDK subunit, CKS) | 第29页 |
·成视网膜瘤蛋白(Retinoblastoma, Rb) | 第29-30页 |
·E2F 转录因子 | 第30-32页 |
·细胞周期的转换 | 第32-38页 |
·G_1→S 的转换 | 第32-35页 |
·Rb 蛋白的磷酸化调控细胞进入S 期 | 第32-34页 |
·E2F/DP 调控G_1/S 的转换 | 第34-35页 |
·G_2→M 的转换 | 第35-36页 |
·核内再复制(endoreduplication) | 第36-38页 |
·激素调控细胞周期 | 第38-43页 |
·生长素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 第38-40页 |
·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 第40-42页 |
·其他激素对细胞周期的调控 | 第42-43页 |
·细胞周期与生长发育 | 第43-52页 |
·细胞周期的进入 | 第44-48页 |
·细胞周期的退出 | 第48-51页 |
·细胞周期的退出和细胞的分化 | 第49-50页 |
·细胞周期的退出和环境的胁迫 | 第50-51页 |
·控制DNA 完整性的检查点 | 第51-5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52-5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4-78页 |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水稻材料 | 第54页 |
·菌株和质粒载体 | 第54页 |
·酶、试剂盒、培养基、杂交膜、各种化学药品及仪器 | 第54-55页 |
·PCR 引物 | 第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78页 |
·序列数据的获取 | 第55页 |
·进化树分析 | 第55-56页 |
·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56页 |
·植物基因组DNA 的提取、纯化 | 第56-57页 |
·植物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56页 |
·植物基因组DNA 的纯化 | 第56-57页 |
·植物组织总RNA 的提取、cDNA 的制备 | 第57-59页 |
·植物总RNA 的提取 | 第57-58页 |
·反转录cDNA 第一链的合成 | 第58-59页 |
·PCR 的扩增及半定量RT-PCR | 第59-60页 |
·PCR 扩增 | 第59页 |
·细胞周期基因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分析 | 第59页 |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节细胞周期基因表达的分析 | 第59-60页 |
·转基因水稻的半定量RT-PCR 分析 | 第60页 |
·目的基因的分离 | 第60-61页 |
·目的基因的PCR 扩增 | 第60-61页 |
·质粒DNA 的酶切鉴定 | 第61页 |
·序列测定 | 第61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1-63页 |
·Orysa;DEL 基因正义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1-62页 |
·RNAi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2页 |
·GFP 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2-63页 |
·Northern 杂交分析 | 第63-66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63页 |
·甲醛变性胶电泳 | 第63-64页 |
·转膜 | 第64页 |
·预杂交 | 第64-65页 |
·探针的制备 | 第65-66页 |
·RNA 原位杂交 | 第66-72页 |
·材料的固定 | 第66页 |
·材料的包埋 | 第66-67页 |
·切片 | 第67页 |
·正义和反义探针的制备 | 第67-70页 |
·脱蜡、消化、乙酰化、杂交 | 第70-71页 |
·洗片 | 第71页 |
·检测 | 第71-72页 |
·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72-74页 |
·材料准备 | 第72页 |
·金粉准备 | 第72页 |
·DNA 包裹金粉微粒 | 第72-73页 |
·轰击操作 | 第73-74页 |
·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 | 第74-76页 |
·根癌农杆菌EHA105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74页 |
·电转法转化农杆菌 | 第74-75页 |
·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75页 |
·水稻愈伤组织的转化 | 第75-76页 |
·转基因水稻的组织化学鉴定 | 第76-77页 |
·扫描电镜观察 | 第77页 |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第77-7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8-106页 |
·水稻细胞周期关键调节基因的获得 | 第78-86页 |
·细胞周期蛋白家族 | 第78-79页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家族 | 第79-80页 |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家族 | 第80-83页 |
·E2F/DP 和Rb | 第83-85页 |
·CKS 和Wee | 第85-86页 |
·水稻细胞周期关键基因的基因组定位 | 第86-88页 |
·水稻细胞周期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88-96页 |
·水稻细胞周期关键基因的半定量RT-PCR 分析 | 第88-90页 |
·水稻细胞周期基因的Northern 表达分析 | 第90页 |
·水稻细胞周期关键基因的原位表达分析 | 第90-92页 |
·水稻细胞周期关键基因表达对激素的响应 | 第92-96页 |
·水稻细胞周期关键基因对生长素的响应 | 第94页 |
·水稻细胞周期关键基因对细胞分裂素的响应 | 第94-96页 |
· | 第96-106页 |
·Orysa DEL1 基因的分离 | 第96-97页 |
·Orysa;DEL1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以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 第97-99页 |
·Orysa;DEL1 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第99-100页 |
·Orysa;DEL1 基因时空表达模式分析 | 第100-101页 |
·Orysa;DEL1 基因在水稻中的遗传转化 | 第101-104页 |
·正义和RNAi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01-102页 |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102-104页 |
·Orysa;DEL1 基因的过量表达影响转基因水稻的发育 | 第104-106页 |
4 讨论 | 第106-113页 |
·细胞周期关键基因的数目 | 第106页 |
·细胞周期关键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 第106-107页 |
·细胞周期关键基因的表达 | 第107-108页 |
·植物激素与细胞分裂 | 第108-110页 |
·染色体片断重复与新基因的产生 | 第110-111页 |
·Orysa;DEL1 基因的作用机制 | 第111-113页 |
5 结论 | 第113-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40页 |
附录一 | 第140-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53-154页 |
致谢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