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计算机软件保护的普遍途径 | 第15-22页 |
第一节 软件的版权保护 | 第15-17页 |
一、软件的版权保护综述 | 第15-16页 |
二、软件版权保护的优缺点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软件的商业秘密保护 | 第17-19页 |
一、软件的商业秘密保护综述 | 第17页 |
二、软件商业秘密保护的优缺点 | 第17-19页 |
第三节 软件的合同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优缺点 | 第19-22页 |
一、软件合同法保护的优缺点 | 第19-20页 |
二、软件商标法保护的优缺点 | 第20页 |
三、软件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优缺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 | 第22-38页 |
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及其特性 | 第22-25页 |
一、计算机软件的定义 | 第22-23页 |
二、计算机软件的特性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计算机机软件申请专利的可行性 | 第25-32页 |
一、计算机软件作为专利的客体属性分析 | 第25-26页 |
二、对软件进行专利保护的必要性 | 第26-28页 |
三、计算机软件专利制度中的利益平衡 | 第28-30页 |
四、软件专利制度的经济效用分析 | 第30-31页 |
五、软件专利保护的优缺点 | 第31-32页 |
第三节 软件专利与开源软件 | 第32-33页 |
一、开源软件概述 | 第32-33页 |
二、软件专利对开源软件的威胁 | 第33页 |
第四节 软件专利的“三性”分析 | 第33-38页 |
一、计算机软件的新颖性 | 第33-34页 |
二、计算机软件的创造性 | 第34-36页 |
三、计算机软件的实用性 | 第36-38页 |
第三章 软件专利侵权的分析 | 第38-45页 |
第一节 软件专利侵权类型分析 | 第38-42页 |
一、软件专利的直接侵权 | 第39-40页 |
二、软件专利的间接侵权 | 第40-41页 |
三、软件专利的共同侵权 | 第41-42页 |
第二节 专利侵权的判定原则及其在软件专利侵权判定中的应用 | 第42-45页 |
一、等同原则及其在软件专利侵权判定中的应用 | 第42-43页 |
二、禁止反悔原则及其在软件专利侵权判定中的应用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国内外专利保护状况及完善我国专利保护的建议 | 第45-60页 |
第一节 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保护状况 | 第45-50页 |
一、美国的软件专利保护 | 第45-47页 |
二、欧盟地区的软件专利保护 | 第47-49页 |
三、日本的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我国的软件专利保护现状 | 第50-53页 |
一、我国软件产业现状 | 第50-51页 |
二、我国软件专利的现行规定 | 第51-53页 |
第三节 对我国软件专利保护措施的建议 | 第53-60页 |
一、对我国专利《审查指南》的修改建议 | 第53-55页 |
二、我国应当规定专利间接侵权制度 | 第55-57页 |
三、加强我国软件专利的行政保护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