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论文中的缩写词表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6页 |
·纤维素降解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纤维素 | 第12-14页 |
·纤维素的结构 | 第12-13页 |
·纤维素的性质 | 第13页 |
·纤维素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 第14-15页 |
·纤维素降解真菌 | 第14页 |
·纤维素降解细菌 | 第14-15页 |
·纤维素降解放线菌 | 第15页 |
·纤维素降解机制的研究 | 第15-17页 |
·纤维素降解终产物 | 第15-16页 |
·结晶纤维素的降解 | 第16-17页 |
·噬纤维菌的研究背景 | 第17-24页 |
·噬纤维菌属的系统学地位 | 第18-19页 |
·噬纤维菌生长上的特性 | 第19页 |
·噬纤维菌滑动机制的研究 | 第19-20页 |
·噬纤维菌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20-24页 |
·论文设计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哈氏噬纤维菌生长条件的优化 | 第26-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29页 |
·哈氏噬纤维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第27页 |
·葡萄糖灭菌方式对哈氏噬纤维菌生长的影响 | 第27-28页 |
·琼脂浓度对哈氏噬纤维菌生长的影响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遗传转化操作体系的建立 | 第30-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4-39页 |
·哈氏噬纤维菌的药敏实验 | 第34-35页 |
·渗透压对哈氏噬纤维菌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电转化 | 第36-37页 |
·细菌接合试验 | 第37页 |
·生长状态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7页 |
·渗透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温度与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哈氏噬纤维菌突变子库的建立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纤维素降解突变菌株的筛选及分析 | 第40-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5页 |
·葡萄糖浓度对哈氏噬纤维菌生长的影响 | 第44-46页 |
·哈氏噬纤维菌在微晶液体培养基中不同生长时期不同菌体浓度的内切酶活曲线 | 第46-47页 |
·DNS法测定突变菌株的CMC内切酶活的变化 | 第47-48页 |
·降解滤纸时间实验 | 第48页 |
·突变子的分子生物学验证 | 第48-49页 |
·27和31号突变子的插入片段侧翼基因的测序及分析 | 第49-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滑动性变化菌株的筛选 | 第56-6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菌落在不同琼脂浓度的培养基上的扩散 | 第57-58页 |
·39号和212号突变子插入突变的分子生物学验证 | 第58-59页 |
·39号突变子插入片段侧翼基因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59-62页 |
·212号突变子插入片段侧翼基因的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62-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