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12-17页 |
·引言 | 第12页 |
·DCS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 第12-14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应用情况 | 第14-15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生产工艺综述 | 第17-21页 |
·引言 | 第17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简介 | 第17-18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工艺控制 | 第18-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工艺 | 第21-30页 |
·引言 | 第21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工艺特性 | 第21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模拟量控制系统 | 第21-28页 |
·主蒸汽压力调节系统 | 第21-22页 |
·母管压力控制系统 | 第22页 |
·床温控制系统 | 第22-24页 |
·给煤量控制系统 | 第24页 |
·总风量调节 | 第24-25页 |
·一次风量调节系统 | 第25页 |
·二次风量调节系统 | 第25页 |
·二次风压调节系统 | 第25页 |
·播煤风量控制系统 | 第25页 |
·阀风量控制系统 | 第25-26页 |
·石灰石给料量调节 | 第26页 |
·点火增压风机风量控制 | 第26页 |
·床层厚度调节 | 第26页 |
·炉膛压力调节 | 第26-27页 |
·给水控制 | 第27页 |
·主汽温度调节系统 | 第27-28页 |
·冷渣器排渣温度控制系统 | 第28页 |
·床层排渣管风量控制系统 | 第28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顺序控制系统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算法研究 | 第30-39页 |
·引言 | 第30页 |
·汽包水位调节对象的干扰分析 | 第30-31页 |
·汽包水位对象的动态特性 | 第31-32页 |
·锅炉负荷变化的水位动态特性 | 第31-32页 |
·燃烧工况扰动的动态特征 | 第32页 |
·锅炉给水量扰动的动态特征 | 第32页 |
·汽包水位控制算法 | 第32-38页 |
·汽包水位单冲量控制 | 第33页 |
·汽包水位双冲量控制 | 第33-34页 |
·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 | 第34-38页 |
·小结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DCS控制系统 | 第39-48页 |
·引言 | 第39-41页 |
·控制系统的设备选型 | 第39-40页 |
·Hybrid Control Designer控制策略组态软件简介 | 第40页 |
·基于HC900的锅炉控制系统概述 | 第40-41页 |
·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41-42页 |
·下位机控制部分的组态 | 第42页 |
·上位机监控部分的组态 | 第42-47页 |
·燃烧界面 | 第43页 |
·汽水界面 | 第43-44页 |
·历史趋势界面 | 第44-45页 |
·报警设置界面 | 第45页 |
·数据监控界面 | 第45-46页 |
·上位机监控软件的配置和编程 | 第46页 |
·监控网络的配置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锅炉汽包水位在 HC900中的实现 | 第48-53页 |
·引言 | 第48页 |
·锅炉汽包水位在 HC900控制器中的组态方案 | 第48-49页 |
·汽包水位的三冲量的控制模式 | 第48-49页 |
·基于 HC Designer软件实现汽包水位控制 | 第49页 |
·锅炉汽包水位在 Intouch10监控软件中的组态方案 | 第49-52页 |
·设计中所有标记名信息 | 第49页 |
·脚本程序 | 第49-50页 |
·显示界面 | 第50页 |
·运行界面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