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导论 | 第7-10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 研究现状的综述与评估 | 第8-10页 |
一、角色定位——“居庙堂之高”与“处江湖之远” | 第10-18页 |
(一) 社会角色期许 | 第10-14页 |
(二) 自我角色认同与社会角色期许之间的重叠与冲突 | 第14-18页 |
二、角色演绎——顾宪成个人经历的梳理 | 第18-26页 |
(一) 前角色时代(1550~1580) | 第18-20页 |
(二) 朝臣时代(1580~1594) | 第20-22页 |
(三) 书院时代(1594~1612) | 第22-26页 |
三、角色的双重性——行为表现的二律背反 | 第26-31页 |
(一) 初衷与结果 | 第26-27页 |
(二) 道德与政治 | 第27-28页 |
(三) 性格与处事 | 第28-31页 |
四、角色积淀——政治文化视野下的成因分析 | 第31-37页 |
(一) 思想施之于行为 | 第31-33页 |
(二) 制度伴生于现实 | 第33-34页 |
(三) 文化超越于理性 | 第34-37页 |
余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附 顾宪成生平年表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