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牧草生物量监测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暖季天然草地牧草生物量监测研究 | 第15-18页 |
·冷季天然草地牧草现存量的研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9-25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地形地貌 | 第19页 |
·气候特点 | 第19-20页 |
·土壤状况 | 第20页 |
·植被状况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4页 |
·信息源 | 第22页 |
·数据分析软件 | 第22页 |
·野外实地调查 | 第22-23页 |
·冷季牧草保存率动态监测 | 第23页 |
·冷季牧草现存量遥感监测 | 第23-24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24-25页 |
第三章 MODIS 影像处理及牧草信息的提取 | 第25-32页 |
·MODIS 数据简介 | 第25页 |
·MODIS 1B 数据预处理 | 第25-27页 |
·MODIS 影像“Bowtie”纠正 | 第25-26页 |
·MODIS 影像几何校正 | 第26-27页 |
·枯草指数的提取 | 第27页 |
·积雪下牧草信息提取 | 第27-32页 |
·积雪区识别 | 第28-29页 |
·枯草指数查找表的建立及验证 | 第29-32页 |
第四章 冷季牧草现存量监测模型的建立 | 第32-46页 |
·枯草指数与牧草现存量的相关分析 | 第32-37页 |
·冷季牧草现存量估测模型的建立 | 第37-42页 |
·不同模型估测四种草地类型牧草现存量的结果比较与分析 | 第38-42页 |
·研究区最优估测模型筛选 | 第42页 |
·估测模型精度验证 | 第42-46页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6-64页 |
·野外实测牧草保存率递变规律 | 第46-50页 |
·冷季草甸草原牧草保存率变化趋势 | 第46-47页 |
·冷季典型草原牧草保存率变化趋势 | 第47-48页 |
·冷季荒漠草原牧草保存率变化趋势 | 第48-49页 |
·冷季沙地植被牧草保存率变化趋势 | 第49-50页 |
·遥感监测牧草现存量空间分布特征 | 第50-64页 |
·十月牧草现存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53-54页 |
·十一月牧草现存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54-56页 |
·十二月牧草现存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56-57页 |
·一月牧草现存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57-59页 |
·二月牧草现存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59-60页 |
·三月牧草现存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60-62页 |
·四月牧草现存量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62-64页 |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 第64-66页 |
·讨论 | 第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