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石家庄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研究

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引言第11-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19页
   ·引起乳房炎的致病菌第13-14页
   ·乳房的防御能力第14页
   ·乳房炎的发病规律第14页
   ·发房炎的症状第14-15页
   ·乳房炎引起的乳腺的组织化学及乳汁成分的变化第15-16页
     ·组织化学变化第15-16页
     ·乳汁成分的变化第16页
   ·乳房炎的诊断研究现状第16页
   ·乳房炎的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搞好挤奶卫生第16页
     ·改善挤奶技术和设备第16-17页
     ·增强乳房特异性抵抗力第17页
     ·微量元素可预防奶牛的乳房炎第17页
   ·乳房炎治疗的研究进程第17-19页
     ·西药治疗第17-18页
     ·中药治疗第18页
     ·防治乳房炎的不同疗法第18-19页
2 奶牛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第19-23页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调查奶牛及其试剂第19页
     ·检测方法第19页
     ·统计方法第19-20页
   ·结果第20-22页
     ·奶牛急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第20页
     ·不同乳区奶牛急性乳房炎的发病率第20-21页
     ·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第21页
     ·奶牛不同乳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第21页
     ·新乐市某奶牛场不同胎次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统计第21-22页
   ·小结第22-23页
3 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第23-32页
   ·材料与方法第23-26页
     ·被检奶牛第23页
     ·材料第23页
     ·细菌分离与培养第23-24页
     ·药敏试验第24-25页
     ·扫描电镜观察第25-26页
   ·结果第26-30页
     ·细菌的生化鉴定结果第26-27页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检出率分析第27页
     ·奶牛乳房炎各乳区细菌的检出数的分析第27-28页
     ·分离菌的药敏结果第28-29页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生化鉴定结果及扫描电镜观察第29-30页
   ·小结第30-32页
4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2-39页
   ·材料和方法第32-35页
     ·材料第32-33页
     ·方法第33-35页
   ·实验结果:第35-38页
     ·无乳链球菌、沙门氏菌和酵母菌最佳退火温度筛选的结果第35-37页
     ·多重PCR最佳反应条件的确定第37-38页
     ·应用结果第38页
   ·小结第38-39页
5 奶牛乳房炎治疗的研究第39-56页
   ·新型乳康的杀菌实验第39-44页
     ·材料和方法第39-41页
     ·结果第41-43页
     ·小结第43-44页
   ·Eu萘甲酸稀土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第44-50页
     ·材料和方法第45-46页
     ·结果和分析第46-50页
     ·小结第50页
   ·针对感染机制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的关键控制点(HACCP)第50-56页
     ·饲养环境中对病原菌感染的控制第51-52页
     ·由感染牛造成传播疾病的控制第52-53页
     ·挤奶器科学合理的使用减少乳房炎的发病几率第53-54页
     ·挤奶后防止乳头的污染第54页
     ·免疫接种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第54页
     ·干乳期防治乳房的感染第54-55页
     ·设计合理的奶牛卧床,减少病原微生物侵入乳房第55-56页
讨论第56-58页
结论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后记(含致谢)第67-68页
附录第68-75页
 一、英文缩略词第68-69页
 二、HACCP简介第69-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角血蜱血淋巴蛋白和脂类的分析
下一篇:花盖红菇菌丝体提取物的体外功效及化学成分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