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对外经济关系论文

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2页
1 绪论第12-22页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2-15页
     ·选题背景第12-13页
     ·研究意义第13-15页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16页
     ·论文结构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7-19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8-19页
   ·本研究涉及的相关概念说明第19-22页
     ·关于产业集聚第19-20页
     ·关于区域第20-22页
2 文献综述第22-38页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第22-26页
     ·总体概况第22-24页
     ·关于产业集聚形成机理的研究第24-25页
     ·关于经济开放与产业集聚的研究第25-26页
     ·关于产业集聚测度的研究第26页
   ·国外学者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第26-33页
     ·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第26-27页
     ·区域经济学框架下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第27页
     ·发展经济学框架下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第27-30页
     ·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第30-33页
   ·国内学者关于开放、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第33-36页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第33-34页
     ·关于经济开放与产业集聚的研究第34-35页
     ·关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第35-36页
   ·简要述评第36-38页
3 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模型第38-56页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方法第38-39页
   ·对外开放与产业集聚理论模型第39-48页
     ·模型的构建第39-44页
       ·模型的基本结构第39-40页
       ·消费者行为第40-43页
       ·生产者行为第43-44页
     ·市场均衡第44-46页
       ·短期均衡第44-45页
       ·长期均衡第45-46页
     ·开放与集聚第46-48页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第48-55页
     ·模型假设第48页
     ·消费者行为第48-49页
     ·生产者行为第49-50页
     ·均衡第50-53页
     ·模型模拟第53-55页
     ·模型解释第55页
   ·小结第55-56页
4 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相互作用内在机理第56-73页
   ·对外开放与产业集聚第56-63页
     ·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第56-57页
     ·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机理第57-63页
       ·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一般机理第57-58页
       ·贸易自由化与产业集聚第58-59页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第59-61页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聚形成第61-63页
   ·对外开放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第63-67页
     ·对外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第63-65页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第65-67页
   ·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第67-71页
     ·市场规模效应第67-68页
     ·外部经济效应第68页
     ·学习与创新效应第68-70页
     ·社会资本效应第70页
     ·区位品牌效应第70-71页
     ·资源整合效应第71页
   ·小结第71-73页
5 经济开放下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统计描述第73-93页
   ·中国的对外开放进程第73-77页
     ·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第73-75页
     ·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情况第75-77页
   ·中国产业集聚水平现状第77-85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集聚总体情况第77-79页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情况第79-84页
     ·中国各省市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第84-85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情况第85-92页
     ·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异第85-90页
       ·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增长速度的比较第85-88页
       ·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第88-90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产业分解第90-92页
       ·计算方法第90-91页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产业分解第91-92页
   ·小结第92-93页
6 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第93-104页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及选用原因第93-94页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第93-94页
     ·本文选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原因第94页
   ·结构方程模型建立第94-97页
     ·模型的相关假设第94-95页
     ·变量与模型的设计第95-97页
   ·数据处理与实证分析结果第97-103页
     ·数据样本描述第97页
     ·数据分析与处理第97-98页
       ·平稳性检验第97-98页
       ·正态分布检验第98页
     ·实证分析及模型评价第98-102页
       ·路径系数/载荷系数的显著性第100-101页
       ·模型拟合程度评价第101-102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102-103页
   ·小结第103-104页
7 典型案例——东莞的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第104-11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外向型经济取得显著成就第104-107页
     ·对外开放取得不断突破第104-106页
     ·经济快速发展第106-107页
   ·对外开放下的东莞产业集群第107-112页
     ·对外开放以来东莞工业快速发展第107-108页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产业集聚总体概况第108-111页
     ·东莞产业集聚的测度第111-112页
   ·外向型产业集聚与东莞的经济增长第112-115页
     ·东莞产业集聚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第112-113页
     ·产业集聚推动GDP增长第113-114页
     ·产业集聚对财政收入贡献巨大第114-115页
   ·小结第115-116页
8 政策建议第116-121页
   ·从全国层面的政策建议第116-118页
     ·坚持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116-117页
     ·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第117页
     ·组织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第117-118页
     ·研究建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体系第118页
     ·引导、扶持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第118页
   ·对东部地区的政策建议第118-119页
     ·加强区域产业"前向关联效应"与"后向关联效应"第118-119页
     ·将推动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重点第119页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加强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第119页
   ·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建议第119-121页
     ·大力发展制造业第119-120页
     ·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主动承接东部制造业转移第120页
     ·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第120-121页
9 结束语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4页
附录第134-13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7-138页
致谢第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薪酬满意度研究
下一篇: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LB膜缺陷调控下草酸钙的生物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