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2页 |
1 赤潮毒素 | 第8-14页 |
·腹泻性贝毒及其危害 | 第8-14页 |
·腹泻性贝毒的来源 | 第8-10页 |
·腹泻性贝毒的组成及生物学特性 | 第10-12页 |
·腹泻性贝毒的检测方法 | 第12-14页 |
2 双壳贝类对赤潮毒素的抗性及其机制 | 第14-17页 |
·代谢速率 | 第14-15页 |
·靶分子的突变或多态性 | 第15页 |
·生物转化 | 第15-16页 |
·毒素在体内的存在形态 | 第16页 |
·溶酶体与外源物质的抗性机制(Multixenobiotic resistance mechanism,MXR) | 第16-17页 |
3 HSP70、GST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HSP70基因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腹泻性贝毒对翡翠贻贝HSP70、GST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2-46页 |
1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第22-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主要的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3页 |
·培养基及25%o海水的配制 | 第23-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藻的培养 | 第24页 |
·实验动物 | 第24-25页 |
·利玛原甲藻对翡翠贻贝滤食率的影响 | 第25页 |
·毒素在翡翠贻贝体内的累积与排出 | 第25页 |
·DSP毒素的提取及测定 | 第25-27页 |
·HSP70、GST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27-30页 |
·翡翠贻贝鳃组织中总RNA的提取 | 第27页 |
·RNA完整性及纯度的测定 | 第27-28页 |
·引物 | 第28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及PCR扩增 | 第28-30页 |
·半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30页 |
·喂饲利玛原甲藻后贻贝鳃组织中HSP70、GST基因表达的分析 | 第3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0-41页 |
·利玛原甲藻对翡翠贻贝滤食的影响 | 第30-31页 |
·翡翠贻贝鳃组织中DSP毒素的含量变化 | 第31-32页 |
·半定量RT-PCR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32-37页 |
·摄食利玛原甲藻后贻贝鳃组织中HSP70、GST基因的表达变化 | 第37-41页 |
4 讨论 | 第41-45页 |
·利玛原甲藻对翡翠贻贝滤食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DSP毒素在翡翠贻贝鳃中的累积与排出 | 第42页 |
·HSP70在毒素累积及清除阶段的表达变化 | 第42-43页 |
·GST在毒素累积及清除阶段的表达变化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