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SUMMARY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8页 |
|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 ·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植物化感作用在抑制杂草方面应用的优越性 | 第15-19页 |
| ·植物化感抑草的研究 | 第16页 |
| ·饲草化感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 第16-19页 |
| ·化感作用研究展望 | 第19-20页 |
| ·品种选育 | 第19-20页 |
| ·天然除草剂开发 | 第20页 |
| ·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关系 | 第20-25页 |
| ·根系分泌物的概念 | 第20-21页 |
| ·根系分泌物的数量和种类 | 第21页 |
| ·根系分泌物的产生机制 | 第21-22页 |
| ·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第22-23页 |
| ·根际微生物对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 第23页 |
| ·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与连作障碍 | 第23-24页 |
| ·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研究展望 | 第24-25页 |
| ·化感物质作用机理 | 第25-28页 |
| ·对膜功能的影响 | 第25页 |
| ·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对水分吸收和激素代谢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对酶系统、蛋白质合成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 种受体植物化感效应的测试 | 第28-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 ·供试材料 | 第28页 |
|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的提取 | 第28-29页 |
| ·生物测定 | 第29页 |
| ·数据处理 | 第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8页 |
|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 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的浓度效应 | 第29-33页 |
|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 种受体植物幼苗根长和苗高的影响 | 第33-37页 |
|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 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的种间抑制效应 | 第37-38页 |
| ·讨论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 第40-4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 ·土壤悬液的制备 | 第40-41页 |
| ·培养基配方 | 第41页 |
| ·根际微生物的培养 | 第41页 |
| ·根际微生物计数 | 第41页 |
| ·优势真菌的获得和鉴定 | 第41-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 ·不同时期红豆草根际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总数的变化 | 第42-43页 |
| ·土壤深度对红豆草根际微生物总数的影响 | 第43-44页 |
| ·红豆草根际优势真菌 | 第44-45页 |
| ·讨论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 种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机理研究 | 第46-5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 ·材料培养与处理 | 第46页 |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6-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 种受体植物幼苗细胞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 第48-51页 |
| ·红豆草根系分泌物对7种受体植物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53-56页 |
| ·结论 | 第53页 |
| ·创新点 | 第53-54页 |
| ·问题与讨论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作者简介 | 第64-65页 |
| 导师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