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选择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主要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 | 第16-17页 |
·制度的界定 | 第16页 |
·制度变迁 | 第16-17页 |
·产权与产权制度 | 第17-20页 |
·产权 | 第17-19页 |
·产权制度 | 第19-20页 |
3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分析 | 第20-33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概况 | 第20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变迁 | 第20-21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结构 | 第21-27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结构的弊端 | 第27-28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动因分析 | 第28-33页 |
·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 第28-29页 |
·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 第29-31页 |
·维护组织成员合法权益的需要 | 第31-33页 |
4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分析 | 第33-41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思路和目标 | 第33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原则 | 第33-34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主要模式 | 第34-38页 |
·合作制 | 第34-36页 |
·公司制 | 第36页 |
·社区股份合作制 | 第36-37页 |
·三种改革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7-38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38-41页 |
·组织外部因素 | 第38-39页 |
·组织内部因素 | 第39-41页 |
5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的选择 | 第41-59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选择的评价体系 | 第41-46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41-42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42-46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46-48页 |
·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模型 | 第46-47页 |
·构造判断矩形 | 第47页 |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47-48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8-49页 |
·马垅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选择的案例分析 | 第49-59页 |
·案例背景 | 第49-51页 |
·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选择 | 第51-59页 |
6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的建议 | 第59-62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 第59-61页 |
·加强政策指导 | 第59页 |
·给予法律支持 | 第59-60页 |
·提高内生发展能力 | 第60页 |
·完善产权体系 | 第60-61页 |
·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模式选择的建议 | 第61-62页 |
·改革模式评价体系的适用 | 第61页 |
·改革模式评价体系的完善 | 第61-62页 |
7 结论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1: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方案专家意见征求表 | 第66-70页 |
附录2:马垅村集体资产改制个人股份量化方案 | 第70-72页 |
附录3:马垅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