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淹水对植物的危害和植物的适应性 | 第11-13页 |
·淹水对植物的形态影响 | 第12页 |
·淹水对植物的生理影响 | 第12-13页 |
·油菜不同生育阶段的湿害表现及生理机制 | 第13-14页 |
·油菜不同生育阶段的湿害表现 | 第14页 |
·油菜遭受湿害的生理机制 | 第14页 |
·我国南方油菜种区特点 | 第14-15页 |
·6-BA、SA、BR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6-BA的生理效应及提高作物的抗逆性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的生理效应及提高作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油菜素内酯(BR)生理效应及提高作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1-2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 第21-23页 |
·研究范围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29页 |
·试验材料 | 第23页 |
·试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 第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试验方法 | 第23-24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种子包衣处理对淹水种子萌发及幼苗恢复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24页 |
·测定方法 | 第24-27页 |
·发芽率和根长、茎长的测定 | 第24页 |
·叶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叶片质膜透性的测定 | 第24-25页 |
·根系活力的测定 | 第25页 |
·渗透调节物的测定 | 第25页 |
·膜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 第25-27页 |
·数据处理 | 第27-29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9-71页 |
·不同包衣处理对淹水条件下油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不同包衣处理对淹水后油菜幼苗恢复生长的影响 | 第31-34页 |
·不同包衣处理对淹水后油菜幼苗恢复生长中茎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包衣处理对淹水油菜幼苗恢复生长中根长的影响 | 第32-34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34-51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40-45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膜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5-51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 | 第45-47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幼苗过氧化氢酶(CTA)活力的影响 | 第48-50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三种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恢复生长的影响 | 第51-71页 |
·三种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恢复生长中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恢复生长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恢复生长中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55-56页 |
·三种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恢复生长中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恢复生长中渗透调节物的影响 | 第58-62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油菜幼苗恢复生长中膜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62-71页 |
第5章 讨论 | 第71-75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包衣处理对淹水条件下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71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包衣处理对湿害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71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影响油菜幼苗抗湿性机理的研究 | 第71-73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湿害胁迫后油菜幼苗恢复生长的影响 | 第73页 |
·三种生长调节剂提高油菜幼苗抗湿性的比较研究 | 第73-7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缩略词表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项目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