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机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制备 | 第13-17页 |
·试验原材料 | 第13-15页 |
·废胎胶粉 | 第13-14页 |
·沥青 | 第14-15页 |
·主要试验设备 | 第15页 |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沥青与胶粉的组成及结构 | 第17-29页 |
·沥青的组成与胶体结构 | 第17-21页 |
·沥青的元素组成 | 第17页 |
·沥青的组分 | 第17-20页 |
·沥青的胶体结构 | 第20-21页 |
·沥青的IR 分析 | 第21-23页 |
·红外光谱法原理 | 第21页 |
·基质沥青IR 分析 | 第21-23页 |
·胶粉的组成与结构 | 第23-26页 |
·胶粉的IR 分析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性能试验及评价指标 | 第29-44页 |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的常规试验及性能评价指标 | 第29-32页 |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的SHRP 试验及性能评价指标 | 第32-37页 |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 | 第32-34页 |
·弯曲梁流变试验(BBR) | 第34-37页 |
·旋转粘度试验 | 第37页 |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的微观试验 | 第37-43页 |
·改性沥青的IR 试验 | 第38-39页 |
·改性沥青的DSC 试验 | 第39-41页 |
·改性沥青的荧光显微镜试验 | 第41-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 第44-81页 |
·搅拌温度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44-49页 |
·对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影响 | 第44-46页 |
·对改性沥青延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对改性沥青针入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搅拌时间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49-51页 |
·对改性沥青旋转粘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搅拌时间荧光显微镜分析 | 第50-51页 |
·废胎胶粉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51-70页 |
·废胎胶粉粒径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51-62页 |
·废胎胶粉种类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62-67页 |
·废胎胶粉掺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67-70页 |
·基质沥青类型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第70-76页 |
·不同基质沥青类型试验结果 | 第70-71页 |
·基质沥青四组分分析 | 第71页 |
·不同基质沥青类型荧光显微镜分析 | 第71-72页 |
·不同基质沥青类型DSC 分析 | 第72-75页 |
·不同基质沥青类型IR 分析 | 第75-76页 |
·各因素对改性沥青性能的综合影响 | 第76-79页 |
·改性工艺的影响 | 第77页 |
·材料因素的影响 | 第77-79页 |
·影响因素汇总 | 第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六章 废胎胶粉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 第81-87页 |
·物理改性作用 | 第81-82页 |
·化学改性作用 | 第82-83页 |
·改性机理物理模型 | 第83-84页 |
·废胎胶粉在沥青混合料中的机理分析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87-89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7-88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88页 |
·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