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7-35页 |
·水稻节水栽培的重要意义 | 第18-19页 |
·水资源现状 | 第18-19页 |
·水稻节水栽培的意义 | 第19页 |
·水稻节水栽培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起源与发展 | 第20-21页 |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技术特征 | 第21-22页 |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研究现状 | 第22-30页 |
·强化栽培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 第22-26页 |
·强化栽培对水稻地上部分生长的影响 | 第22-23页 |
·强化栽培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强化栽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24-26页 |
·强化栽培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26页 |
·强化栽培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26-27页 |
·强化栽培对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 第27-28页 |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经济及生态效益 | 第28-29页 |
·国际上关于水稻强化栽培的争论 | 第29-30页 |
·氮肥施用现状及氮肥利用效率 | 第30-31页 |
·稻田氨挥发损失的研究 | 第31-32页 |
·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 | 第31页 |
·氨挥发的环境效应 | 第31-32页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32-3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2-35页 |
2 强化栽培对水稻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35-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田间试验(2004年) | 第37-38页 |
·试验设计 | 第37页 |
·田间管理 | 第37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7-38页 |
·田间试验(2004年) | 第38页 |
·试验设计 | 第38页 |
·田间管理 | 第38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8页 |
·田间试验(2006年) | 第38-39页 |
·试验设计 | 第38-39页 |
·田间管理 | 第39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39页 |
·统计分析 | 第3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水稻茎蘖消长动态 | 第40页 |
·水稻株高变化 | 第40-41页 |
·水稻叶绿素含量 | 第41-42页 |
·水稻根系干重 | 第42-43页 |
·水稻干物质积累 | 第43-45页 |
·水稻产量 | 第45-47页 |
·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7-51页 |
3 强化栽培对水稻养分吸收、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51-6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第51-52页 |
·样品采集 | 第52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52页 |
·养分利用率计算 | 第52页 |
·统计分析 | 第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9页 |
·强化栽培对N、P、K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52-56页 |
·不同生育期植株中N、P、K的吸收量 | 第52-54页 |
·成熟期不同器官N、P、K吸收、分配特点 | 第54-55页 |
·不同栽培方式下N、P、K利用效率 | 第55-56页 |
·强化栽培与施氮量对植株氮吸收、分配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56-59页 |
·植株氮的吸收总量 | 第56-57页 |
·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的吸氮量及其分配比例 | 第57-59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9-61页 |
·强化栽培对养分的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 | 第59-60页 |
·氮肥施用量对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第60-61页 |
4 水稻强化栽培对稻田土壤氨挥发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第61-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3页 |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第62页 |
·样品采集与测定 | 第62-63页 |
·数据分析 | 第6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3-67页 |
·不同施肥期氨挥发速率 | 第63-64页 |
·氨挥发损失量 | 第64-65页 |
·水分利用效率 | 第65-6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7-69页 |
5 水稻强化栽培对稻田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 第69-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0-71页 |
·试验设计 | 第70页 |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第70页 |
·样品采集 | 第70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70-71页 |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第70页 |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 第70-71页 |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第71页 |
·土壤养分的测定 | 第71页 |
·统计分析 | 第7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1-75页 |
·强化栽培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71-73页 |
·强化栽培对稻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 第73-75页 |
·强化栽培对稻田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 第7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5-79页 |
6 水稻覆膜强化栽培的产量效应 | 第79-8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9-80页 |
·试验设计 | 第79-80页 |
·田间管理 | 第80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80页 |
·统计分析 | 第8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0-83页 |
·茎蘖消长动态及成穗率 | 第81页 |
·干物质累积 | 第81-82页 |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第82-8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83-85页 |
7 结论 | 第85-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7页 |
作者简历 | 第1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整理的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