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9页 |
·血小板的黏附及止血的分子机理 | 第12-15页 |
·血管性血友病 | 第15-17页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 | 第17-18页 |
·血流水动力调控血小板黏附的过程 | 第18-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ADAMTS-13 与vWF 结合的研究与进展 | 第19-22页 |
·ADAMTS-13 酶切vWF 的研究与进展 | 第22-23页 |
·细胞黏附理论模型的研究与进展 | 第23-25页 |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科学问题的提出 | 第25-26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6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40页 |
·实验材料 | 第28-31页 |
·实验分子 | 第28页 |
·抗体 | 第28页 |
·试剂 | 第28-29页 |
·微球 | 第29页 |
·细胞 | 第29页 |
·实验仪器和软件 | 第29-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5页 |
·功能化原子力显微镜悬臂梁 | 第31页 |
·利用物理吸附方式的A1A2A3 表面固定 | 第31页 |
·利用抗体与A1A2A3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面固定 | 第31页 |
·黏附频率测量 | 第31-32页 |
·分子键生存时间测量 | 第32页 |
·ADAMTS-13/vWF 相结合的Ca2+依赖性的测量 | 第32-33页 |
·ADAMTS-13 自抑制试验 | 第33-34页 |
·分子键生存时间的测量方法 | 第34-35页 |
·流动腔实验过程 | 第35页 |
·理论模型 | 第35-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ADAMTS-13与vWF A1A2A3的结合特性 | 第40-54页 |
·结果 | 第41-48页 |
·在短接触时间内不同ADAMTS-13 结构与A1A2A3 的黏附频率 | 第41-42页 |
·不同结合位点成键的力学特性 | 第42-45页 |
·DelCUB 与A1A2A3 的结合抑制了CUB 与A1A2A3 的结合 | 第45-47页 |
·分子键的反应动力学特性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ADAMTS-13对vWF A1A2A3的酶切 | 第54-72页 |
·结果 | 第54-67页 |
·实验测量中不同参数的意义 | 第55-58页 |
·力-伸长曲线揭示了A1A2A3 结构的失稳 | 第58-59页 |
·ADAMTS-13 对时间参数的影响 | 第59-61页 |
·ADAMTS-13 浓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ADAMTS-13 对机械变性及化学变性的A1A2A3 的催化率 | 第62-65页 |
·用GPIb 拉伸的A1A2A3 解离与酶切的力依赖动力学 | 第65-66页 |
·用抗体拉伸的A1A2A3 解离与酶切的力依赖动力学 | 第66-67页 |
·两种拉伸方式下的力依赖的酶切率的估计 | 第67页 |
·讨论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细胞在近壁面运动的模拟 | 第72-88页 |
·结果 | 第72-84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72-74页 |
·不同半径细胞运动的特征 | 第74-76页 |
·细胞滑移速度对细胞黏附的影响 | 第76-78页 |
·碰撞频率对细胞黏附的影响 | 第78-80页 |
·接触面积对细胞黏附的影响 | 第80-82页 |
·接触时间对细胞黏附的影响 | 第82-84页 |
·讨论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8页 |
附录1: 缩写与符号 | 第98-100页 |
附录2: 程序代码 | 第100-10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6-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附表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