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谚语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谚语定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柯尔克孜谚语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柯尔克孜谚语的结构特征 | 第14-23页 |
·单句 | 第14-16页 |
·无主句 | 第14-15页 |
·主谓句 | 第15-16页 |
·复句 | 第16-23页 |
·双句谚语 | 第20-21页 |
·三句谚语 | 第21页 |
·四句谚语 | 第21-22页 |
·多句谚语 | 第22-23页 |
3 柯尔克孜谚语的韵律特征 | 第23-29页 |
·头韵 | 第23-24页 |
·第1 句与第2 句头韵 | 第23页 |
·第1 句与第3 句头韵 | 第23-24页 |
·第1 句至第4 句头韵 | 第24页 |
·第1 句与第3 句及第2 句和第4 句头韵 | 第24页 |
·腹韵 | 第24-26页 |
·第1 句与第2 句腹韵 | 第25页 |
·第1 句与第3 句及第2 句与第4 句腹韵 | 第25页 |
·第1 句至第4 句腹韵 | 第25-26页 |
·尾韵 | 第26-27页 |
·第1 句与第2 句尾韵 | 第26页 |
·第1 句与第3 句及第2 句与第4 句尾韵 | 第26页 |
·第1 句至第4 句尾韵 | 第26-27页 |
·头尾韵 | 第27-29页 |
·第1 句与第2 句头尾韵 | 第27页 |
·第1 句与第3 句头尾韵 | 第27页 |
·第2 句与第4 句头尾韵 | 第27-28页 |
·第1 句与第3 句及第2 句与第4 句头尾韵 | 第28-29页 |
4 柯尔克孜谚语的修辞特征 | 第29-40页 |
·比喻 | 第29-31页 |
·明喻 | 第29-30页 |
·暗喻 | 第30-31页 |
·比拟 | 第31-32页 |
·拟人 | 第31-32页 |
·拟物 | 第32页 |
·夸张 | 第32-34页 |
·扩大夸张 | 第33页 |
·缩小夸张 | 第33-34页 |
·借代 | 第34-36页 |
·以特征代本体 | 第34页 |
·以部分代整体 | 第34-35页 |
·以具体代抽象 | 第35-36页 |
·对偶 | 第36-37页 |
·正对 | 第36页 |
·反对 | 第36-37页 |
·串对 | 第37页 |
·对比 | 第37-38页 |
·反问 | 第38-40页 |
5 柯尔克孜谚语反映的民族文化特征 | 第40-79页 |
·柯尔克孜政治性谚语中反映的民族文化特征 | 第41-48页 |
·歌颂祖国谚 | 第41页 |
·歌颂故乡谚 | 第41-43页 |
·爱僧分明谚 | 第43-46页 |
·遵纪守法谚 | 第46页 |
·歌颂英雄谚 | 第46-48页 |
·柯尔克孜社会性谚语中反映的民族文化特征 | 第48-57页 |
·团结谚 | 第48-49页 |
·友谊谚 | 第49-51页 |
·待客谚 | 第51-52页 |
·劳动谚 | 第52-54页 |
·道德谚 | 第54-55页 |
·辞令谚 | 第55-57页 |
·柯尔克孜生活性谚语中反映的民族文化特征 | 第57-65页 |
·家庭谚 | 第57-59页 |
·婚姻谚 | 第59页 |
·持家谚 | 第59-60页 |
·教子谚 | 第60-61页 |
·服饰谚 | 第61-62页 |
·饮食谚 | 第62-64页 |
·卫生谚 | 第64-65页 |
·柯尔克孜自然界谚语中反映的民族文化特征 | 第65-79页 |
·节气谚 | 第65-68页 |
·土地谚 | 第68-69页 |
·动物谚 | 第69-79页 |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后记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