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6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起源 | 第7-12页 |
一、选择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 第7-9页 |
二、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与产业化的关系 | 第9-10页 |
三、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的运行机制与产业化的关系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一、传媒集团产业化研究的三个视角 | 第12-13页 |
二、研究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的文献资料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探讨的问题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管理机制探索 | 第16-31页 |
第一节 组织机制 | 第16-20页 |
一、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二、传媒集团的双重身份 | 第17-18页 |
三、法人治理结构破解矛盾的双重身份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成本核算机制 | 第20-23页 |
一、成本核算的含义 | 第20-21页 |
二、成本核算是传媒集团产业化必须突破的障碍 | 第21页 |
三、成本核算机制是实现“物尽其用”的基础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用人机制 | 第23-28页 |
一、用人机制是传媒集团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 第23-24页 |
二、用人机制是实现“人尽其才”的保证 | 第24-28页 |
第四节 分配机制 | 第28-30页 |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 第28页 |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是分配机制的目的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的生产机制探索 | 第31-42页 |
第一节 生产机制理念的确立 | 第32-36页 |
一、宣传与经营分开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二、建立新闻总社,强化“喉舌”功能 | 第33-36页 |
第二节 媒体联动的实施 | 第36-41页 |
一、媒体联动的原因 | 第37-38页 |
二、媒体联动的目的 | 第38-39页 |
三、媒体联动的效果:以系列报道“人民的好法官金桂兰”为例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的经营机制探索 | 第42-51页 |
第一节 从广告独大到“多点支撑” | 第42-45页 |
一、盈利模式单一是制约传媒集团经营的瓶颈 | 第42-43页 |
二、构建多元产业经营模式是降低风险的尝试 | 第43-45页 |
第二节 传媒产品的市场化 | 第45-48页 |
一、提高产品质量,稳定“产品”发行 | 第45-46页 |
二、整合媒体资源,促进广告增收 | 第46-48页 |
第三节 传媒衍生服务产品的开发 | 第48-49页 |
第四节 跨行业经营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5页 |
一、问题的解决 | 第51页 |
二、存在的隐忧 | 第51-52页 |
三、构建地市级传媒集团运行机制的理想模式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