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64xDSP的智能相机技术及应用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引言 | 第9-12页 |
·机器视觉的发展史 | 第9-11页 |
·智能设备的发展 | 第11-12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智能相机国内外现状 | 第12-13页 |
·视觉系统的一般构架与组成 | 第13-14页 |
·智能相机发展的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课题的主要研究意义 | 第15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本章总结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智能相机动态检测模型建立 | 第17-25页 |
·生产流水线模型 | 第17-20页 |
·生产流水线模型建立 | 第17-18页 |
·生产线检测模块模型建立 | 第18-19页 |
·生产线中的视觉检测 | 第19-20页 |
·智能相机目标定位数学模型建立 | 第20-22页 |
·流水线视觉检测模型的变量声明与合理假设 | 第20-21页 |
·定位物体的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视觉检测在流水线生产中的优势 | 第22页 |
·轴承检测概述 | 第22-24页 |
·轴承的生产与检测 | 第22-23页 |
·基于PC 的视觉方案的改进 | 第23页 |
·智能相机系统的要求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系统高速硬件电路设计 | 第25-37页 |
·系统构架设计 | 第25-27页 |
·系统独立模块设计 | 第27-32页 |
·图像传感器设计 | 第27-28页 |
·FPGA 前端处理中心设计 | 第28-29页 |
·C64x DSP 处理器子系统设计 | 第29-30页 |
·系统接口设计 | 第30-32页 |
·系统可靠性设计 | 第32-35页 |
·PCB 总体规划 | 第32页 |
·系统功率估计与电源的可靠性设计 | 第32-33页 |
·高速信号的处理 | 第33-35页 |
·系统光学设计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图像采集处理程序设计 | 第37-52页 |
·系统采集通路设计 | 第37-43页 |
·前置采集信号分析 | 第37-39页 |
·系统FPGA 高速缓冲接口的设计 | 第39-41页 |
·DSP 高速数据接口的设计 | 第41-42页 |
·FPGA 与SDRAM 接口的设计 | 第42-43页 |
·系统处理功能的实现 | 第43-50页 |
·图像处理的模型与复杂度分析 | 第43-44页 |
·FPGA 中ROI 的提取设计 | 第44-46页 |
·FPGA 算法实现能力的研究 | 第46-49页 |
·DSP 算法可移植性研究 | 第49-50页 |
·整机结构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系统的智能化设计与研究 | 第52-63页 |
·基于快速种子标记的粗粒度噪声剔除 | 第52-55页 |
·粗粒度噪声与传统图像去噪算法 | 第52-53页 |
·种子标记方法的改进 | 第53-54页 |
·噪声的鉴别程序实现 | 第54-55页 |
·提高目标显著度的匹配手段 | 第55-60页 |
·增强目标的传统方法 | 第55-56页 |
·加权匹配模型的提出 | 第56-57页 |
·加权匹配实现与验证 | 第57-60页 |
·智能系统中神经网络的使用 | 第60-62页 |
·引入BP 网络的参数评价 | 第60-61页 |
·Hopfield 网络对模糊目标的判别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智能相机检测系统实验 | 第63-77页 |
·动态检测系统的搭建 | 第63-64页 |
·系统的标定 | 第64-68页 |
·标定原理 | 第64-65页 |
·不同靶标的定位实验 | 第65-67页 |
·标定的拟合结果 | 第67-68页 |
·智能相机性能参数 | 第68-70页 |
·视觉检测的高精度直径计算方案 | 第70-76页 |
·直径测量方案提出 | 第70-71页 |
·轴承边缘点采样 | 第71-72页 |
·抗干扰圆心确定方式 | 第72-74页 |
·极坐标变换分析与实验 | 第74-75页 |
·直径的计算结果数据统计与误差分析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